(高慧然)
有一次,我的朋友M無意中透露,他要去療養院探望哥哥,我好奇問了一句:「你還很年輕,你的哥哥也不會太老吧?為甚麼他會住在療養院?」
原來他哥哥N是山地單車愛好者,在一次意外中癱瘓臥床,從此命運發生逆轉,一直住在療養院中。
意外發生時,N三十九歲,是一名藥劑師,結婚剛五年,有兩名年幼的孩子。意外發生後,N的妻子馬上提出離婚,帶走兩個孩子,獲得他們的房子及絕大部分的資產,把他送進了療養院。 N和他的妻子都是土生土長的加拿大人,N的遭遇卻讓我想起一句中文古詩:「夫妻本是同林鳥」。
「你的哥哥……」我謹慎地選擇用詞,「他還好吧?我指他的心情……」M用OK來回答。加拿大人說「OK」其實沒有太大意義。很好可以是「OK」,不過不失可以是「OK」,不怎麼好,他們不欲多言,也會敷衍地說「OK」。
遭遇意外後,再失去家庭,這樣的打擊,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他同意離婚?」我小心地問,其實我原本的問題是:「他有沒有對妻子,不,前妻心生怨恨?」
M牽牽嘴角,苦笑了一下。「這不是他同意與否的事,這是他們的命運,不是嗎?」M沉吟了一會,說:「他餘生只能躺在床上,她仍有她的路要走。他們本來是打算一起走下去的,可是走著走著他走不了……就是這樣。」
見我不出聲,他繼續解釋,「他們在一起,是犧牲她的人生。讓一個人為另一個人殉葬,是不可以接受的事。每個人的人生都屬於他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