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延\u743c醫生
當我們渴望愛,其實我們是在渴望不那麼孤單。
有時,我們急著「脫單」,不是因為真的準備好去愛,而是害怕那種一個人面對自己的空虛。只要有人對我們釋出一點點善意,我們就忍不住投入全部,可後來才發現,那些戀愛的悸動,多半是自編自導的幻想。
我記得大學那幾年,曾經偷偷喜歡過一個人。常常幻想著他對我說深情和睿智的話。但那份一廂情願的愛,在他眼中根本不存在。有一次我去看《紅玫瑰與白玫瑰》,竟然在戲院碰到他和他的女友坐在一起。當下我趕緊跟同學換位,整場電影卻怎樣也看不進去了。
張愛玲在《傾城之戀》\u88cf寫過一句話:「一個女人,再好些,得不著異性的愛,也就得不著同性的尊重。女人們就是這點賤。」這句帶有羞辱的話像針一樣扎人。但長大一點後才懂,我們太容易把價值寄託在「被愛」上,忘了自己也值得被愛,毋須證明。
我有個室友,每年情人節都會陷入「無人送花的憂鬱」。她總幻想自己至少會收到兩束花,結果每次都是空手而回。她會因為我沒有任何感情經歷而小看我。還有另一位室友,戀愛不斷,前任們經常找我傾訴,好像我成了感情回收站。
那段日子,我沒有戀愛,沒有故事,只有書本、信仰和滿滿的學業壓力。但我心\u88cf卻慢慢沉澱出一種感恩感。我感謝那些室友,因為透過他們,我看見各種愛的樣貌,也看清愛\u88cf的盲點與傷痕。
我學到一件事:要建立真正的親密關係,第一步不是找到誰來填補你,而是——開始學會愛自己。唯有當你不再怕孤單,那些來來去去的人,才能真的看見真正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