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網球

彈了多年鋼琴,演出無數,舞台上固然展現出一種過人的自信,有些人說這就是魅力,但其實從中亦養成出另一種「副產品」,就是離開舞台後,日常生活中的一種膽怯!反差大,有原因的,因為每次在舞台上的演出,內心都要盡能力追求心目中的完美,而這種追求就是演出前不斷的練習,一分耕耘,一分收穫。至於我膽怯的,就是一切沒有恆常反覆做的事,自信心又會低於常人。

  唱卡拉OK永遠不見我的蹤影,因為自知唱得不好,便不敢唱歌;天天游泳,卻從不跑步,因為自知腳短,怕跑得慢;甚至一些在求學階段時相對突出的,例如曾經參與過多項大型比賽的網球,卻因為創業後工作忙,暫時放下,卻至今二十多年仍未敢執起球拍。總言之越做得不好的,就越不敢做,敗在一種無聊的膽怯,影響個人享受,亦影響社交。

  誰知星期一小女兒放學回家後,突如其來的一句:「爸爸,我突然很想打網球!」從來沒人可以打動到我,這次卻本能地帶著女兒,先到運動店購買我既熟悉又陌生的網球,才跑到網球場。反手還好,正手完全控制不了,「爸爸,我們打半場,從Mini Tennis開始!」果然能逐漸尋回感覺:「爸爸,不要老想著技巧,打過來便可!」樂趣也出現了。原來面對自卑的最好方法,就是找女兒幫忙!

  本來打算打一小時,最後變成兩小時,忍不住拖著女兒的手,然後說了聲:多謝你,阿女!「打網球不可只與教練學習,更重要是打我們這種網球。」我們這算是甚麼網球?「愛心網球囉!」

Uncategoriz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