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思豆腐

在各種豆腐菜式中,「文思豆腐」無疑是最具美感且美味的一道菜。這道豆腐湯羹的精華在於卓越的刀工,將一塊柔嫩的豆腐切成如髮絲般細緻的豆腐絲,將其放入清澈的高湯中綻放。湯中的豆腐絲條條清晰可見,粗細一致,細膩均勻的豆腐絲使得每一口都能嘗到極致的滑嫩口感,並充分吸收湯汁的鮮美,讓普通的豆腐瞬間昇華為一道藝術品。

  「文思豆腐」是一道極具代表性的淮揚傳統名菜,其歷史可追溯至清代,已有三百多年歷史。據說,在清乾隆年間,揚州梅花嶺附近的天寧寺,有位名叫文思的和尚,他有一手精湛的豆腐料理技藝,尤其是他製作的豆腐湯羹,採用嫩豆腐、金針菜和木耳等食材,風味獨特,令一眾前來拜佛的善信讚不絕口,相關記載可見於《揚州畫舫錄》。有說乾隆皇帝一次微服出巡至揚州的西寧寺,聽到善信們讚賞一道豆腐佳餚,便好奇詢問菜名。善信們卻表示不知其名,只知出自文思大師之手。乾隆皇帝隨即詢問住持,住持便請文思和尚下廚為皇帝燒湯。乾隆皇品嚐後,龍顏大悅,便將這道湯羹納入宮廷御膳中。因這道菜出自文思和尚之手,後人便稱之為「文思豆腐」。

  上星期到半島酒店嘉麟樓用晚餐,由行政總廚林鈺明師傅發辦,其中「碧綠文絲東星斑球」不論賣相和味道都相當驚艷。白色餐碟最底下是滑嫩的蒸蛋白,最先映入眼簾的是漂亮的碧綠色和雪白色——新鮮菠菜汁和如髮絲般的文思豆腐。最上面放著兩件厚切的紅皮白肉東星斑球,魚肉上鋪了些魚子醬與少許金箔點綴。這道菜色彩鮮艷奪目,林師傅想到將文思豆腐配合蒸蛋白及魚肉同吃,帶來多重的味覺享受。

Uncategoriz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