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頓龍蝦今年出口有望增加 本地捕龍蝦限令本月初被取消

麻州和緬因州都是著名的波士頓龍蝦的出產地。大西洋州海洋漁業委員會(Atlantic States Marine Fisheries Council)本月初取消新英格蘭較嚴格的捕龍蝦規定,原擬保護龍蝦、免致蝦源枯竭的捕撈規定,但是龍蝦業者抗議說會影響他們的生計。

漁業管理當局原擬今年夏季實施新規定,加大準予捕捉龍蝦的「最小隻」標準,但捕蝦業者不斷抗議說這條規定「沒必要」,「會讓業者破產」,商業捕撈業者更說,若按新規定,過去可賣到市場的龍蝦,他們抓了還得丟回海裡去。

委員會龍蝦組近日決定廢止這項規定,因為業者對新規定「可能造成的經濟衝擊表達強烈關切」。組長凱利爾(Patrick Keliher)說,廢止「最小隻」準撈標準後,業界須另謀保護蝦源的方案。他說,緬因灣龍蝦業須確保可長期收獲龍蝦的來源,以穩定海岸社區的經濟。

緬因灣盛產龍蝦、鱈魚、蚌殼等海鮮,是全球著名的海鮮產區,委員會2023年規定,龍蝦繁殖量減少35%以上,就得嚴格實施「捉大放異彩小」規定,以保護蝦源。官方2023年採樣發現,2020-22年的繁殖量比2016-18年少了40%,於是提出提高最小隻捕捉標準的規定。至於龍蝦繁殖量減少,可能是該區海水暖化速度較快所致。

聯邦政府指出,龍蝦的實際捕捉量,2023年比2021年減少了11%,不過仍屬史上高產量。漁民反對新規,因為加拿大東岸也生產大西洋龍蝦,是他們的競爭對手。

新英格蘭漁業管理協會執行長德拉諾(Dustin Delano)是第四代龍蝦捕撈業者,他說,龍蝦每年替新英格蘭經濟帶來數十億元的產值,形成「地方經濟特色」,「此時提高捕捉大小隻標準,會讓許多業者破產,把美國市場讓給外國競爭者。」

波士頓龍蝦遠銷亞洲
每年農曆新年期間,波士頓龍蝦成為中國大陸和台灣民眾過年的佳餚。近年來亞洲人在農曆新年期間吃波士頓龍蝦的胃口越來越大,吃波士頓龍蝦已成為一種時尚的慶祝方式和款待客人佳餚。緬因州的一個漁業公司經理布倫斯說,亞洲的龍蝦需求可能只會上升不會下降,因為亞洲地區中產階級「從未停止增長,而且他們非常喜歡吃波士頓龍蝦。」

麻州著名的漁港格羅斯特鎮(Gloucester)是美國第一個漁港,以漁業聞名於世。當年的好萊塢大片《完美風暴》(Perfect Storm)的劇本就是根據此鎮漁民的真實故事編寫的。

據介紹,美國中餐業人士曾經到漁港格羅斯特鎮考察,目的是推廣格羅斯特的龍蝦等海產品,廣大中國及美國中餐業海鮮的銷路。在參觀格羅斯特鎮一家海鮮工廠時,業主蒙提納諾(Vince Mortillaro)向考察團詳細介紹如何包裝和運輸的龍蝦,以保證龍蝦在經過長途運輸到中國後,還能保持鮮活。

規模宏大的北美海產展覽會每年在波士頓海港會展中心舉行。漁港格羅斯特多年來在展廳現場舉行的推廣會,2019年曾吸引美國中餐聯盟的企業家與來自中國福建省貿易促進會的代表在展廳會場同格羅斯特瑟肯市長等洽談合作。波士頓龍蝦等海產品的出口給格羅斯特鎮和麻州帶來很多就業機會,也讓波士頓大龍蝦的名聲享譽亞洲各地。

本報記者李強波士頓報道

瑟肯市長(左三)同福建貿促會、美國中餐聯盟代表合影。檔案圖片

 

蒙提納諾向考察團展示一隻大龍蝦。

波士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