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改變美軍戰略 無人機成決勝關鍵

美國陸軍日前在德國巴伐利亞森林中展開演習,模擬烏克蘭戰場環境,以檢驗如何將俄烏戰爭的實戰經驗,轉化為新的戰術與作戰模式。隨著無人機技術的進步,戰場透明度大幅提升,傳統作戰方式正面臨挑戰。美軍因此調整戰略,縮小部隊編制提高機動性,以適應未來戰爭的需求。

法新社報道,在巴伐利亞南部的霍恩費爾斯軍事基地,一架黑色偵察無人機在森林上空盤旋,由美軍士兵操控監控戰場。美軍第3旅、第10山地師的部隊在此舉行實戰模擬演習,指揮部在9天內更換了4次位置,以測試戰場生存能力。卡彭特準將表示:「現在的戰場已經高度透明,這也是為甚麼烏克蘭的士兵必須深藏地下掩體,或是不斷移動。停下來,就等於送死。」

美陸軍參謀長喬治上將表示,無人機作戰的演變正驅動美軍改革,未來戰場將要求部隊維持高度靈活性,以降低被敵軍鎖定的風險。他強調:「從烏克蘭戰爭中,我們學到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變革的速度。美軍必須變得更靈活、敏捷,並具備更強的適應能力。」

在俄烏戰爭推動軍事科技發展的同時,美軍也在加速裝備更新與採購流程。在霍恩費爾斯的演習中,新型軍用卡車的測試,僅在美軍要求通用汽車改裝民用車輛後,短短三個月內完成。美軍科技顧問米勒指出,這可能創下美國陸軍史上最快的採購紀錄。然而美軍若要大規模生產無人機,仍面臨嚴峻挑戰。

除強化本土軍事生產能力,美軍也試圖動員北約盟友共同因應戰場新挑戰。米勒表示,美國正推動美企擴大無人機核心零件生產,例如飛行控制器、攝影機與天線等。他強調:「這不是美軍單獨能夠完成的任務,歐洲盟友也必須加入,確保聯合作戰的優勢。」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