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棋盤|兩會會期續壓縮 港區人代倡放寬高才通匯款限制 便利在港置業

全國兩會3月初在北京召開,一眾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在農曆新年前已到內地出席兩會前通報會。全國人大、政協會議定於3月5日及4日開幕,今年會期繼續壓縮至一星期左右,據知政協會議將於3月10日閉幕,即會期約7天,與去年相若,人大則遲一天閉幕。

聚精會神 減少應酬

自疫情以來,兩會均壓縮會期,由以往約兩星期大減一半,不少人認為精簡議程反而更聚焦高效。通關之後,去年開始已毋須再閉環管理,人大政協不用全天候留在駐地或開會場地,但外出離開酒店也要報備。據悉,有關方面亦不鼓勵人大政協出席非公務活動,始終會期已濃縮,希望一眾代表、委員聚精會神開會,減少無謂應酬。

今年兩會,內地經濟增長目標繼續是全球焦點,但在房地產問題未解決、消費信心欠缺下,加上特朗普回朝後即大打關稅戰,內地經濟前景仍荊棘滿途。國家統計局早前公布去年GDP增長5%,據聞兩會通報會上,內地亦專程派出財政部官員向人大政協講解內地經濟走勢、發展新質生產力等,有政協估計下月的政府工作報告,仍會把今年GDP增長定在5%左右。

兩會臨近,不少港區人大政協正撰寫建議及提案,據聞有人代醞釀向中央提出,放寬高才通來港後的匯款限制。

目前內地居民每年跨境匯款,有等值5萬美元額度的限制,原意是防止資金過度流出,但同時令高才通來港後難以置業或投資,因此很多時只能租樓,或靠在港親友暫時墊支。

全國人大、政協會議定於3月5日及4日開幕,今年會期繼續壓縮至一星期左右。資料圖片
全國人大、政協會議定於3月5日及4日開幕,今年會期繼續壓縮至一星期左右。資料圖片

 

因跨境匯款限制,高才通來港後難以置業或投資。資料圖片
因跨境匯款限制,高才通來港後難以置業或投資。資料圖片

 

港區人代陳振英同意爭取惠港措施時需再謹慎一點。資料圖片
港區人代陳振英同意爭取惠港措施時需再謹慎一點。資料圖片

 

全國人大常委李慧琼。
全國人大常委李慧琼。

 

港區人代陳勇早前曾建議,可考慮將港人內地買樓匯款機制。
港區人代陳勇早前曾建議,可考慮將港人內地買樓匯款機制。

 

倘落實可激活港樓市

有港區人代指,本月會與相關團體會面,了解具體訴求及細化建議,倘取得共識,可能會收集全體36名港區人代聯署,相信中央重視程度會更高,又認為若建議獲落實,對本港樓市肯定是一輪「活水」。

全國人大常委李慧琼指建議屬初步,會先在民建聯內部討論,再徵詢其他人代意見。她指三中全會決定支持香港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吸引更多高端人才來港符合國策,認為可探討以密閉式管理或指定資金用途方式進行,對此持開放態度,同時亦理解內地對金融安全的關注。

有港區政協指,一直有爭取放寬跨境匯款限制,不止是高才,但內地有外匯管制,始終要顧及金融安全風險,對此「揸得好緊」,「要避免『黑金』借道香港走來走去」,認為落實政策只能慢步走。

港區人代陳勇早前曾建議,可考慮將港人內地買樓匯款機制,反向套用至內地人才匯款來港置業、投資,例如由銀行負責對接買賣雙方,核對交易真實性、監管資金不會挪作其他用途等。

放寬資金跨境限制對香港固然有好處,對內地卻不一定,政商界向中央爭取優惠政策時,亦不能只做「伸手黨」。

港區人代陳振英同意爭取惠港措施時需再謹慎一點,尤其要考慮如何令措施變成「雙贏」,「每人搬多幾百萬資金來香港,對香港當然有利,但中央為何一定要答應?總得有好理由,講得出對內地有何好處,不能只單向要國家幫你。」

聶風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