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藩市交通局(SFMTA)近日宣布,由於預算銳減和收入大幅下降,計劃在全市削減四條公交線路的服務,其中包括途經華埠的30號公車。這決定引發華埠社區、商戶及居民的強烈不滿,認為當局未充分徵求社區意見,對長者、低收入學生、工人及遊客造成嚴重影響。30號公車是連接華埠的重要交通線路,從金門大橋附近的Crissy Field出發,途經漁人碼頭、北岸區、華埠市德頓街、聯合廣場,最終抵達Caltrain火車站。
根據交通局最新規劃,30號公車從3月15日起分為長線和短線運營,該路線在早上5點至午夜12點之間運行。長線服務連接Caltrain、Marina和Crissy Field,短線服務則連接聯合廣場和Fort Mason。長線將維持原有路線和發車頻率,而短線則在穿越華埠後,終點站設在Post街與Grant街交界處,削減了向南延伸至Caltrain火車站的路程。3月15日,30新短線巴士服務開始,在Post街轉左,不過在哥倫布街和士德頓街的出車頻率保持不變。
去年12月社區會議上,華埠商戶聯會、中華總商會及眾多居民向交通局表達強烈抗議。華埠商戶聯會會長邵旗謙批評交通局未與社區充分溝通,單方面決定,不尊重華埠居民和商戶。他指出,30號公車調整會嚴重影響長者和遊客出行,尤其是依賴公車前往華埠購物和獲取服務的長者。許多長者公寓位於30號線路的南段,而這些長者中不少是只會說華語或西語的弱勢群體。若長者誤乘短線,將被迫在市中心下車,手提重物步行回家,對他們來說是極大不便。
中華總商會強調,30號公車是華埠經濟復蘇和旅遊業發展的重要支撐。華協中心代表周耀新表示,削減30號公車服務將阻礙社區小商業的復蘇。他指出,地鐵應作為補充而非替代地面交通。前交通局董事黎慧心表示,她曾推動多項增加公交預算的提案,但均未能通過。「面對資金短缺的狀況,確實要面對重重挑戰。這就是為何我一直都致力推動增加三藩市公交預算的提案。」
2022年發行4億元公債改善基礎設施及公交系統的A提案、2024年對網約車和無人車公司徵稅以資助Muni的L提案,黎慧心都先後推動和背書,但最終還是功虧一籌。她認為,「這是選民做出的選擇,也只能承受所帶來的後果。」
儘管交通局承諾將認真考慮社區回饋,但30號公車服務的調整似乎已成定局。交通局計畫在2025年夏季實施服務削減,並正在探索其他節省成本的方案,例如減少低客流線路和優化發車頻率。本報記者黃偉江三藩市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