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振英施永青爭論住宅供應量 何永賢出帖解惑:不宜單純以落成量當作供應量

【梁振英/施永青/私人住宅供應/一手樓】中原集團創辦人施永青日前在網上節目談及樓市,指政府誇大了私人住宅供應量,前特首、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今日再在社交平台發文點名批評施永青。房屋局局長何永賢今午亦在社交平台發文,強調局方數據客觀,不宜單以落成量當作供應量,因預計供應量與預測落成量屬不同概念,兩者雖重疊之處,但不能相提並論。

就梁振英的提問,施永青回覆《星島頭條》時指,自己和政府對於住宅單位供應量的定義不同,強調住宅供應的定義基於當年住宅物業落成計算,無論是差估署,或投行、測量師均以此作定義。

預計供應量與預測落成量屬不同概念  不能相提並論

何永賢指房屋局一直都定期公布私人住宅供應量數字,上周公布截至2024年12月底,預計未來3至4年的一手私人住宅整體供應量約為10.7萬個單位,包括約2.7萬個貨尾單位、約6.8萬個建築中單位,及可興建約1.2萬個單位的熟地項目。她強調過去政府公布未來3至4年的一手私人住宅整體供應量時,以上述項目客觀數字為基礎,單以落成量計算,過去5年,即2020至2024年的每年平均落成量接近1.9萬個單位,其中數年甚至超過2萬個單位,反映政府持續覓地建屋的成果。

相關新聞:梁振英5問再駁施永青:「指鹿為馬」也是鹿和馬定義問題?質疑縮細供應量為多賺佣金

 

房屋局局長何永賢。資料圖片
房屋局局長何永賢。資料圖片

 

梁振英批評施永青指政府的住宅單位供應數據「誇大」。資料圖片
梁振英批評施永青指政府的住宅單位供應數據「誇大」。資料圖片

 

全國政協副主席、前特首梁振英。資料圖片
全國政協副主席、前特首梁振英。資料圖片

 

中原集團主席施永青。資料圖片
中原集團主席施永青。資料圖片

 

何永賢指不宜單以落成量當作供應量。資料圖片
何永賢指不宜單以落成量當作供應量。資料圖片

 

相關新聞:赤口|施永青稱政府誇大住宅供應量 梁振英出帖引數據批「錯得離譜」 施永青再反駁

預計供應量包括「貨尾」單位  預測落成量包括「樓花」

何永賢解釋,預計供應量是預期在未來3至4年可供出售的單位,不論有關單位今天是否已落成,即包括「貨尾」單位;而預測落成量則指預計在未來5年會興建好的新單位,不論有關單位是否已售出,即包括「樓花」。

何永賢強調,如未來3至4年的供應量只計及新單位落成量,便會多計算在樓花階段已賣出的單位,同時又少計算已落成但仍未售出的貨尾單位,以及預售樓花的確實供應。

至於公布數字方面,何永賢表示需要注意一致性,不能常常改變基礎,以免引起誤解和混亂。因此過去十多年,公布的數字具一致性,可逐年比較,逐年跟進,看到趨勢和變化再作研究。如比對《長遠房屋策略》自2014年公布至今的數字,可以觀察到未來3至4年的一手私人住宅整體供應量由最初的7.4萬,上升至2017年公布的9.7萬,再上升至今天的10.7萬,上升近45%。未來3至4年的私人住宅預計供應量將維持在較高水平,可見隨政府持續有序地增加房屋土地供應,已成功扭轉以往供求失衡的局面。何永賢表示會繼續專業地提供正確的數據,給行業內專家和廣大市民參考。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