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塑|謝展寰:首階段6食肆違規罰款2000 確保有合適替代品才進入次階段

【走塑/謝展寰/環境局/食肆】首階段管制即棄塑膠去年4月底實施,半年適應期到10月底結束。環境及生態局長謝展寰今日(2月1日)表示,政府正式執法3個多月來,共收到75宗投訴,發出59個警告,6間食肆被罰款,當局要確保有合適替代品,才會推行第二階段「走塑」。又指財赤下回收資源不會無限量增加,要用符合成本效益方式,推動減廢回收。

正式執法3個多月來  收到75宗投訴

謝展寰指,政府正式執法3個多月來,收到75宗投訴,主要涉及餐廳提供受禁餐具,59宗個案經政府人員多次巡視和講解後,仍未改善要發出警告,其中6間食肆被定額罰款2,000元,目前大部份已經合規,會繼續跟進情況。

環境及生態局長謝展寰。資料圖片
環境及生態局長謝展寰。資料圖片

 

首階段管制即棄塑膠去年4月底實施,半年適應期到10月底結束。資料圖片
首階段管制即棄塑膠去年4月底實施,半年適應期到10月底結束。資料圖片

 

謝展寰表示會在找到可靠替代品時,才會實施下一階段管制。資料圖片
謝展寰表示會在找到可靠替代品時,才會實施下一階段管制。資料圖片

 

政府去年暫緩實施垃圾收費。資料圖片
政府去年暫緩實施垃圾收費。資料圖片

 

政府有意將「生產者責任計劃」擴展至膠樽和紙包飲品包裝。資料圖片
政府有意將「生產者責任計劃」擴展至膠樽和紙包飲品包裝。資料圖片

 

至於「走塑」第二階段,將禁止提供塑膠杯和蓋、食物容器和蓋等。政府曾表示暫定年內推行下階段管制,惟不設硬性時間表。謝展寰表示,需時尋找合適替代品,認為根據首階段經驗,社會對替代品的認受性十分重要,因此會在找到可靠替代品時,才會實施下一階段管制。

謝展寰 : 不能無限量增加資源推動回收

政府有意將「生產者責任計劃」擴展至膠樽和紙包飲品包裝。謝展寰表示「入樽機先導計劃」2021年推出至今,共回收1.5億個膠樽,市民反應不錯,未來如何回收,會交由生產商決定。

政府去年暫緩實施垃圾收費,續指每年會撥款不少於8億至10億元推動減廢回收。謝展寰表示,財赤下會使用符合成本效益方式推動減廢回收,尤其是政府財政緊絀時,不能無限量增加資源推動回收。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