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棋盤︱前廳交流會擬「分家」 提升議員參與度

本屆政府提出設立前廳交流會,讓官員、議員在立法會前廳閉門面對面交流,就政府擬定的主題討論,議員們起初都踴躍參與,爭取機會向官員反映意見或摸底,但隨着時間過去,參與人數已不如前。有議員對當局設定的議題欠缺興趣,也有人認為「圍圈討論」不夠深入,倒不如自行約見官員討論政策。政府與立法會經商討後,早前決定下次交流會起將優化形式,改以事務委員會為單位。據聞,其中一個新建議是分不同場地舉行前廳交流會。

前廳交流會︱改以事務委員會為單位

目前每次前廳立流會由司長或副司長帶隊,聯同不同政策局長及部門首長,與議員分4至6組討論,轉眼已舉行17次。本月初舉行的交流會,帶隊的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提出優化,下次起以兩個事務委員會為基礎分組討論,相關局長及委員會主席將在會前協商議題,並在會議後一同見傳媒。他解釋因參與交流會的議員分組比較多、交談有困難,亦希望立法會在設定議題上有較大參與。

前廳交流會日後將優化形式。(立法會圖片)
前廳交流會日後將優化形式。(立法會圖片)

 

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帶隊出席上一輪前廳交流會。(立法會圖片)
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帶隊出席上一輪前廳交流會。(立法會圖片)

 

 

 

 

 

前廳交流會︱共同擬定主題 討論更聚焦

據聞,政府與立法會正探討優化安排,其中一個方向是把前廳交流會分成兩個場地舉行,例如一個事務委員會繼續在前廳舉行,另一個移師到宴會廳,讓參與者有更寬敞空間討論,減少疊聲或嘈雜問題。宴會廳同樣在立法會一樓,與前廳側門只是一行之隔。

內委會主席李慧琼表示,上次交流會期間確實有多位議員反映,前廳環境較狹窄,建議日後將其中一個環節移師至宴會廳,政府方面亦同意。她預料日後優化後,議員和官員會照樣先在前廳集合,然後按想參與討論的議題,決定前往其中一處,非相關事務委員會的委員亦可參與。主題方面,初步計劃至少分成兩大範疇議題,但始終有個別議題涉及跨部門、多個事務委員會,因此未必只有兩個委員會參與。

至於下次交流會何時舉行、哪些委員會「先行先試」,李慧琼說言之尚早,視乎屆時社會發展,以及政府和立法會希望討論的議題。有委員會主席私下指,新安排建議的好處是題目討論得更聚焦,由議員與官員共同擬定主題,也可增加議員的「參與度」,出席的誘因會提升。不過該人認為有一些安排細節尚待釐清,例如議員「兩邊走」會否有混亂等。

人力事務委員會主席林振昇認同宴會廳可作為另一交流地點,亦更方便,否則如設在其他樓層需走上走落。他指前廳交流不像開會一樣正式,可讓行政和立法做到輕鬆溝通。福利事務委員會主席管浩鳴認為,以往過多組別導致場面較混亂,出現「大聲細聲」等情況,將來可聚焦講同一議題。

政制事務委員會主席黎棟國指,前廳太多人聚集,嚴重疊聲下難仔細聆聽意見,如將兩組人分開處理,討論會較方便;宴會廳亦有足夠枱凳,方便雙方翻閱文件、記下跟進事項等。他指目前事務委員會開會形式有局限,因大家要舉手發言,連問連答有嚴格時間限制,未必可聚焦深入跟進議題,新形式可作為委員會會議的延伸,便利雙方交流。

有議員就笑言,形式與時並進是好事,但如果其中一組的討論改在前廳以外舉行,「前廳交流會」或許要考慮改名。

聶風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