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也斯之游》一書最後幾頁,刊登了一些也斯早年及近年照片,包括1976年11月在大嶼山的渡輪上,出現的有吳煦斌、陳進權;1995年與兒以文及女兒安文在加拿大溫哥華的合照;2010年在他的最後歲月,與《大拇指》朋友在銅鑼灣茶敘。
來到輯四《也斯的離與不離》,談的是生活態度,說的也是眾多曾經在《大拇指》刊物當過編輯的年輕人,都是「負責任,有擔當的人,也是有理想,有是非感,不盲目附和的人」。
曾在《大拇指》當「義工」的朋友,不為名,不為利(還要一起科款出刊物),儘都是樸實無華一族。這一趟,他/她們都在《也斯之游》一書當上導賞作者(包括小藍、朱彥容、江游、李家昇、阮妙兆、肯肯、唯得、許迪鏘、黃楚喬),介紹也斯不同時期的「游」,游於「詩」,游於「神話」,「小說旅程」,最後是「離與不離」。
也斯說:「阿祥回憶《大拇指》的創辦,說來就只記暑天的啤酒,其實面對工作的煩瑣時,已經是秋涼了。」
他口中的「阿祥」,就是我。當年為劉以鬯先生主編的報章副刊寫稿時,所用的筆名。
當一眾編輯「面對煩瑣工作時」,我已經遠走他鄉了。
唯一的貢獻,是從美國把沈從文的錄音寄回給他們聽。「沈從文一直默默工作,他也不覺得自己很重要……而是一種真正的見識與胸襟。」
而《大拇指》眾多編輯也是「一直默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