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我使用上文提及的「港式形容詞」時,我的加拿大土生土長的香港朋友都表現得相當訝異,有一次他很認真地問我:「香港人真的會這樣說話嗎?把別人形容為路人甲?因為他們的長相比較平凡?」
我說是呀,不醜不靚,不肥不瘦,不高不矮,沒入人堆很難被發現,最適宜做私家偵探的那種人。所以,這算不上是一種貶損,只是實事求是形容一個人的外貌。
但是在土生土長的加拿大人眼中,把焦點放在人的外貌上,本身已經是一種歧視,他們認為人類的外貌是與生俱來不能改變的,不論美醜,都不該用作談資。因為無論褒貶,都是不公平的。
「而且在加拿大,即使有些人注重別人的外貌,他們也永遠放在心中。但是你很奇怪。」他百思不解,「你毫無顧忌地宣之於口。」
過去兩年,類似的對話在我們之間重複發生。
一開始我不以為然,直至某一天,我突然發現我開始變得「左膠」。因為我看到娛樂記者把幾個差不多年齡的女藝人放在一起,比較樣貌及衰老速度。
以前,我看到這種新聞不會有特別的感覺,但現在卻很「左膠」地在心中「嘩」了一聲。明明這些人在事業上各有成就,並且非常努力地工作。在記者眼中,為甚麼她們無法自控的容貌衰老速度卻成了焦點?她們外貌以外真正的個人價值卻不值一提?是香港人喜歡看這種東西,還是「港式文化」決定了記者的質素?
也許這是我開始融入加拿大文化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