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守黨敗選因素多 工黨標榜帶來改變

施紀賢帶領工黨以壓倒性姿態贏得國會下議院過半數議席,成為執政黨;辛偉誠領導的保守黨遭遇歷史性慘敗。分析指保守黨慘敗的因素有很多,而工黨由施紀賢領導後他向選民傳遞的訊息是工黨組建的政府,可帶來令人安心的改革。

回顧2019年大選,工黨得票32%,只得202席,當時工黨每100萬得票只換得20席;而保守黨每100萬得票則有26席,造就了約翰遜當年30年未見的保守黨國會多數。反觀當下,工黨每100萬得票就換得近43席,而保守黨每100萬得票只換得18席。可見,被拆票的是保守黨(這次得票24%),而不再是工黨。

這是保守黨2016年脫歐公投所造成的惡果。英國脫歐只照顧到意識形態上的右翼,卻沒有照顧到以商界為代表的經濟右翼。但當時工黨在郝爾彬(Jeremy Corbyn)的領導之下嚴重左傾,經濟右翼選民無可奈何只能投給保守黨,2017年、2019年也是如此。但自2020年起領導工黨的施紀賢大力修改工黨的左傾路線,郝爾彬及其支持者若非被趕出黨就是失去黨內權力,經濟右翼於是就有了工黨這個選擇。

同一時間,保守黨執政14年英國人生活水平低滯不前,有文翠珊時代的脫歐內鬥、約翰遜時代的抗疫違規和謊言不斷、卓慧思執政49天的自導自演金融危機,到了辛偉誠時代已是強弩之末,「踢走保守黨」成為選民共識。分析指保守黨慘敗的因素有很多,包括物價不斷上漲、保守黨政府內部不穩及內訌,以及黨內欠紀律導致政治醜聞不斷等。工黨由施紀賢領導後,打造團結、統一的中左翼工黨形象,令支持率從谷底反彈,轉為領先。他向選民傳遞的訊息是工黨組建的政府,可帶來令人安心的改革。

法國外貿銀行亞太區高級經濟學家吳卓殷說,如果英國政治穩定,風險較低,投資者有機會追捧英鎊,較其他非美貨幣,英鎊會較穩定。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