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體育,無疑佔據著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地位。與其他國家一樣,體育是美國民族文化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一項不可忽視的產業。首先,美國人喜歡一些特別在美國流行的體育專案,如與橄欖球、棒球、籃球和冰球相比,足球在美國是一個比較冷門的體育項目,但隨著越來越多的少年從事這項世界上最受歡迎的運動,足球亦被認為是在美國最有潛力發展的運動。
但在娛樂至上的今天,不少美國青少年似乎越來越不愛運動了。權威機構的報告中一些數字反映出形勢的嚴峻。前幾年,6歲至12歲的孩子中至少經常參加一個團隊運動項目的僅佔36.9%。這一數字自2011年以來逐年穩步下降,從41.5%降至41.4%,再到41.0%、38.2%、38.6%,直至2016年的36.9%。幾個團隊運動大項的數據幾乎都有下降。從2008年到2016年,6歲至12歲孩子中經常打籃球的人數佔比下降了3.6%,棒球人數佔比下降了4.1%,橄欖球人數佔比下降了1.5%。
與之映襯的是,從2024年南北美合併的美洲盃開始,算上2025年新版「俱樂部世界盃」,到2026年美加墨世界盃、2028年洛杉磯奧運會,再到正在申辦且機率很大的2031年女足世界盃,以及「壓軸表演」——被國際奧委會指派為唯一候選人的2034年鹽湖城冬奧會……未來十年,紛至遝來的體育大賽,造就了一個世界體育的「美國超級週期」。過去二十年,體育世界的重心先後在東亞、南美和阿拉伯這些新興地區輪轉。
其實,坐擁全球最「肥沃」體育消費土壤的美國,一直是足球夢寐以求的「奶與蜜之地」。早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末,以比利、碧根鮑華、告魯夫為首的第一波「淘金熱」,就為這片大陸種下了希望的種子。1994年男足世界盃和1999年女足世界的成功舉辦,更是偉大的里程碑:隨之啟動的MLS成了美國本土足球的象徵,女足的鼎盛也讓「山姆大叔」在國際足球圈得以佔據一席之地。如今,碧咸與美斯的邁阿密之旅,玩得風生水起。
根據蓋洛普的最新統計,足球已經超越冰球,成為「最受美國人喜愛的體育運動」第4名,受眾人口比例從本世紀初的2%漲到了8%,用美國總人口的3.33億換算,就是2600萬人的規模。如果把統計範圍精確到30歲以下的年輕人,足球的排名則會進一步超過棒球上升到第3名。要知道,頭2名\xf9堙ANFL作為美國國民級賽事地位不可撼動,而NBA可是美國體育產業苦耕了近80年才有的今日成就,足球有如此排名已堪稱不易。
2023年,美國媒體為足球賽事版權總共支付了13億美元,是2015年的3倍有餘。而這個數字也意味著,美國貢獻了當年度世界足球版權花銷的8%,位居全球第6,前5則正是歐洲五大聯賽的主辦國。數據展示了清晰可見的內在邏輯:大賽成功——人口普及——產業發展——精英培訓——大賽成功,如此往復,漸入佳境。
目前,美國將要面對的是:世界盃,要在915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國土上的11座城市,舉辦78場足球賽;奧運會,要把30多個大項的1.5萬名運動員,安排到大洛杉磯地區方圓9萬平方公里的幾十座場館\xf9堙A同時接待上百萬遊客。舉辦大賽對美國基建的考驗,強度遠大於舉辦歐國盃的德國。事實上,11座承辦世界盃和奧運會的城市,或多或少都得到了美國政府的資金支持,也由此成為了美國「大基建時代4.0」的組成部分。
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是全球體育商業化的轉捩點。正是當年的突破,讓奧林匹克妙手回春,自此和世界盃並列兩大全球頂級體育IP,其市場開發模式也被之後幾乎所有賽事引為典範。如今,以「贊助+轉播+特許+門票」為四大支柱的現代體育商業已高度成熟,幾乎每一個可變現的角落都被充分挖掘,大型賽事的商業「天花板」觸手可及。按美國智慧,應還有吸睛新招在握吧?人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