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助少年時

為《邱吉爾年代書信》(《Letters for the Ages》)一書寫序的Lord Dobbs說,年幼時他第一次「認識」邱吉爾,在黑白電視熒幕出現的一幕:鼓聲響起,邱吉爾的莊嚴葬禮正在進行,Dobbs的母親一邊看,一邊飲泣,那是1965年。

  來到為《邱吉爾年代書信》寫序已是2023年,距離當年在熒幕看邱吉爾的葬禮,五十八年前的事了。

  Lord Dobbs說邱吉爾「egotistical, eternally impatient」(邱吉爾這個人任性,永遠都是沉不住氣):「但他曾經幫助人類逃過劫難(德國納粹為歐洲帶來的災難)。」

  在1883年,只有九歲的邱吉爾在寄宿學校生活得一點也不快樂,只想早點回家。「對於沒有興趣的事物,我不想學。」因此,早年的學習,邱吉爾的表現是一團糟,「不合格」的成績表,讓家人頭痛不已。  

  母親在1890年寫信給兒子,說他的「無心」才是他的最大「敵人」。「你唯一的好處是品行尚佳,對母親還算不錯。」

  而比他年輕的弟弟Jack,讀書比他好,又有責任感。

  邱吉爾承認他是個懶惰之人(rather lazy),卻不是一無是處。他喜歡舞台劇,也開始愛用文字表達自己的想法。在寫給母親的信,他會在信上加上插圖,顯示他的繪畫技巧,一如他的書寫能力,文字已有「deliberately ironic and cynical」的魅力了。

  邱吉爾在他成長的青少年期,一直都想得到父親Randolph的認同,父親對他的學習態度不以為意,認為這樣下去,邱吉爾只會成為「a mere social wastrel」(社會廢物)。

  往後歲月,邱吉爾想證明:他在政壇的成就,遠勝他的父親Lord Randolph。

Uncategoriz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