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客 中國
中國的文旅部、公安部日前發通知,將加強對5000人以上大型營業性演出活動的規範管理,其中明確實行實名購票和實名入場制度,每場演出每個身分證件只能購買一張門票,購票人與入場人身分資訊保持一致。推行購票和入場實名制,無疑是用堵漏洞的方式對「黃牛生意」來了個釜底抽薪。
今年以來,演藝市場呈現強勁復蘇勢頭,明星演唱會紮堆而來。這既是個文化現象,也是個經濟現象:那些演出,一頭連著民眾增加精神文化生活豐富度的訴求,一頭連著文旅市場消費的活力。演唱會火爆,是供需雙方「雙向奔赴」的結果,也是消費復蘇的註腳。
可黃牛橫行,卻給演藝市場增添了破壞性力量:他們寄生在門票供需不平衡與票務資訊不透明形成的灰色利益空間,帶來的是「負帕累托」效果——他們賺得盆滿缽滿了,可無論是觀眾還是主辦方等,都成了利益受損者。
這次兩部門明確要大型演出實行實名購票和入場制度,是對公眾關切的有力回應,也拿捏住了黃牛問題的七寸。用類似高鐵購票進站的票證臉一致,要求確保「誰購票誰觀看」,直接讓黃牛倒票失去了運作基礎。
鑒於黃牛的倒票行為嚴重扭曲了供需連接通道,進行針對性治理也能消除文旅消費堵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