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中山三鄉嚐到好美味的網紅推介海南雞飯,是日顧客不多,天氣清涼,大家心情極佳。打開手機看新聞,彈出一則法國記者在河南鄭州發回特寫報道,慨嘆這個世界聞名的iPhone城,不再神采飛揚,皆因手機營銷不行了,鄭州生產線上留低的是臨時工。
「講呢 ?」中山朋友嘴藐藐說︰「全球最大鞋廠寶元集團當年把總部設在三鄉,九十年代有員工十萬計。」這間大廠搬走了,人去樓空十年有多,三鄉「無得撈」,現轉為港澳人士退休與假日消費熱門之選,新冠疫後慢慢出現生機,「中國之大、城市復原能力之強,冇話冇邊個就唔掂。」
鄭州比起三鄉還是幸運,「手機在2015年佔河南出口的60%,2023年跌至46%。」換言之鄭州仲有得撈,不是人去樓空。「以前iPhone工廠下班,人頭湧湧,如果你甩 隻鞋,咪使旨意執得返!」以前真係咁跨張,依家要習慣一下。
中山朋友補充︰「三鄉經濟近年差 ,但係大多數人生活樸素,搵三四千人仔一個月,照樣過得去。」輪到我有意見,我說︰「中山又點同法國呢?」事實的確如是。1968年法國學生與工人感受國民收入不均、國內職位外移,爆發一場「五月風暴」,然而,喚不醒政商權勢人士的重視,法國一直好想爭氣,但為維持社會穩定,只能繼續高福利政策,搞 搞 ,法國政府想話Cut福利,社會即時生事……
內地人邊有見識過法國的高福利?不過,亦唔好恨咁多,你明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