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芷茵)
香港上星期氣溫驟降,冬天終於正式到臨。求學時期在嚴寒之地待過,冬日氣溫平均在攝氏零下20至40度之間。下大雪時把車停泊在路邊,轉眼車子非但被雪埋沒,匙孔還結冰,必須用熱開水把冰融掉,才能插鎖匙開門。到朋友家吃飯,不過三數小時,前門已被下個不停的雪堵住,開不了。原以為要借宿一宵,可是熟架步的當地人好整以暇地把後門打開,讓我們離去。原來雪順著風向累積,把前門頂住,但面向不同的後門卻完全不受影響。
禦寒衣物方面,當年沒甚麼選擇,大衣當然要羽絨,但打底通常是羊毛內衣褲,除了厚重不舒服、清洗麻煩之外,別忘了北國的冬天室內都是暖氣,在室外抵受風雪時捱得住的,到了室內(尤其是課室及考試場地等),往往讓人熱到窒息。
感恩科技進步!大約二十年前,市場上出現HEATTECH高機能內衣,輕而薄,且保暖,顛覆「保暖必須包成一隻\u7ced」的概念。
薄薄的衣料完美發揮保暖功能,原來歸功於一種能夠「吸濕發熱」的特殊纖維技術——吸收人體皮膚釋出的水氣,把水氣的能量轉化為熱能,衣服會包覆並鎖住暖空氣,提升溫度,達致保暖效果。
HEATTECH必須貼身穿著,才能讓人體水氣被纖維結構鎖住,而外面亦需要穿上冷衫或外套,防止熱能流失。
除了現代打底衫,另一劃時代抗寒恩物是浴室寶。香港的冬天氣溫最低不過攝氏十度八度,但冒著冷空氣脫光洗澡實在不是味兒,此時浴室暖風機就派上用場,大大減低「沖涼冷親」的風險。
尤其是家有長者及幼兒的朋友,更應該做好準備,安全、舒服、開心地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