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精神病的隨機殺人

苗延\u743c醫生

  所謂「隨機殺人」,是指沒有明顯動機與預謀、針對陌生人的暴力行為。

  當出現此類案件時,精神科醫生會評估幾方面:

  第一,行兇者有沒有妄想或幻覺,例如命令式幻聽;

  第二,當時是否喪失現實感、無法分辨是非;

  第三,是否具有人格異常或反社會傾向;

  第四,有否藥物或酒精影響;

  第五,有沒有腦部病變或神經損傷。

  2023年鑽石山荷里活廣場血案震撼全城,兩名女子被隨機斬死,兇手患有思覺失調症。十三年前葵盛東\u90a8,同樣有男子手持利刀連斬多人,造成兩死三傷。兩宗案件相隔十多年,共通點是病情惡化、現實感崩潰、陷入幻覺與妄想。

  思覺失調症是一種大腦疾病。當腦內的多巴胺傳導失衡,患者可能聽到不存在的聲音,或以為身邊的人在監視、嘲笑、逼害自己。

  葵盛東\u90a8兇手李忠民曾對警察說:「個個都逼我、笑我。」在他的大腦\u88cf,整個屋\u90a8變成敵人,「自我防衛」成為唯一出路。

  根據研究,只有約5%思覺失調症患者一生中出現過暴力行為,但若病情未受治療,再加上壓力、失眠或濫藥、人格障礙等,風險會急升。反之,大部分患者在穩定治療的情況下,暴力風險與普通人無異。

  若行兇時正處於急性精神病發作、完全喪失現實感,法庭可能裁定為「精神失常而不需負刑責」,轉介法醫精神病院接受治療,這是一種保護社會與病人的制度。

   每當類似事件發生,社會總被恐懼主導,我們需要的,是早期識別病情、穩定治療、支援,家屬不要好心做壞事,隱瞞病情,去除標籤也很重要,精神健康需要整個社區的理解支援。

Uncategoriz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