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埠商家投訴後當局迅速有反應

警方與無家可歸者對話。記者黃偉江攝

警方與無家可歸者對話。記者黃偉江攝

官員與警員走訪華埠社區。記者黃偉江攝

本報記者黃偉江三藩市報道

華埠商戶對治安、環境衛生與無家可歸者聚集等問題日益強烈的憂慮,促使當局將在近日推出一系列跨部門強化清潔、執法與外展的措施,其中包括由退休警員組成、專責清晨時段治安的「安全大使計劃」,以填補目前巡邏空窗,並加強街道清潔與即時響應等。

第三區市參事李爾德(Danny Sauter)21日與警局、工務局(DPW)及鄰里街道響應團隊走訪華埠,直接聽取商戶與居民反映。中央警署分局長德甘迪奧(Christopher Del Gandio)、副分局長李耀勤、多名巡警,以及三藩市鄰里街道響應團隊華埠轄區負責人Arielle Piatunovich等。

李爾德表示,此次行動目的在於讓社區直接指出無家可歸者聚集惡化的位置,也讓市府各部門與居民面對面對話。他坦言:「華埠現時的街道環境仍未達到大家期望的標準。我們必須持續改善治安,也要協助無家可歸者離開街頭,進入庇護所。讓大家每天目睹這些景象,是不可接受的。」他強調,社區的訴求「完全合理」,因此將多個部門召集到場,目的是展現市府的「統一、協調」回應。他表示其辦公室一直在整合資源,近期將公佈初步承諾與改善方向。

中央警署分局長德甘迪奧表示,三藩市執法向來以「服務優先」為原則,但對於嚴重影響街區的情況,警局本週已對三人開出傳票,目前未見回流。他同時指出,工務局近期已加強清潔力度,環境較早前有明顯改善。

他強調,警局將啟動一項由退休警員組成的「安全大使計劃」,預計試行30至60天。大使將每日清晨7時開始上崗、每周值勤4至5天,專責應對華埠早晨時段的無家者聚集、環境影響及秩序問題。

「目前巡警要到上午11時才開始巡邏,商戶最辛苦的就是早上開門的那一段時間。」他指出,退休警員的加入可大幅填補早上空窗期。中央警署已通知全體警員加強華埠巡查,在沒有緊急任務時增加途經華埠的頻率。

Piatunovich表示,團隊將加強對無家者、街頭衛生及環境整治,並增加人手,提升清潔與執法力度。她向商戶提供街道緊急響應熱線 415-917-7748,方便即時求助。

近二十名社區領袖陪同走訪,包括中華總商會第一副會長蔣澤綿、中華總會館通事李殿邦、美國中藥聯商會會長劉源凱、美化華埠行動委員會總裁勞微笑、華埠歷史文化協會聯合創始人羅余潔茜,以及華協中心與華埠商戶聯會代表等。一行沿華埠花園角、林華耀街、都板街、天后廟街、舊呂宋巷、白話轉街及積臣街多個重點區域,與商戶、市民及街上的無家可歸者交流。

多名商戶向官員反映,最困擾的是每天早晨店前常見糞便、尿液、嘔吐物、針頭及傾倒垃圾,甚至有無家可歸者在門口紮營,令營商環境大受影響。

勞微笑建議,商戶保持門面光線明亮、安裝高清錄影監控,能增加震懾效果。蔣澤綿則建議,工務局應每天早上 8 時前在受影響嚴重的路段進行重點清理,以確保營商環境不受破壞。

三藩市警察局發言人李美生表示,警局將擴大華埠現有的「安全大使」部署,尤其在花園角廣場一帶加派退休警員,並延長工作時間,以確保從清晨起便能提高警力覆蓋。他表示,安全大使將與中央警署巡邏警員緊密合作,在發現問題時會立即聯繫其他市府部門處理,目標是持續提升華埠的安全與生活品質。

灣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