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府警方聯手 處理華埠商家投訴

警方與市府代表,聆聽市民反映。記者黃偉江攝

三藩市華埠近期因無家可歸者聚集、夜間滯留與店舖被騷擾事件增加,令商戶營業環境與居民生活品質大受影響。為回應社區聲音,三藩市中央警署與市長辦公室20日下午聯手,深入花園角廣場及林華耀街一帶,向商戶解釋正確通報方式、聽取訴求,並承諾加強巡邏與跨部門協作,以改善街區治安與公共空間秩序。

中央警署分局長德甘迪奧(Christopher Del Gandio)、副分局長李耀勤與多名巡警親自走訪街區。同行的還有市長辦公室亞太裔社區及媒體聯絡員梁莉娜。一行人逐店拜訪,了解無家可歸者滋擾情況及商戶面臨的日常困難。記者在現場發現街頭無家可歸者及垃圾數量明顯減少。

德甘迪奧表示,中央警署每天在華埠安排至少兩名雙語巡警執勤,確保居民在求助時能獲得即時協助。他提醒商戶與居民,若遇上無家可歸者阻塞店面、言語滋擾或其他安全疑慮,可直接致電 415-553-0123,由雙語人員處理並轉介到適當單位。「我們已針對商戶密集回報的地點,包括花園角周邊,加強監控與巡查,希望逐步改善情況。」

副分局長李耀勤則指出,由退休警員組成的「社區大使」在華埠扮演重要角色,他們長期巡邏、熟悉街區環境,能協助居民即時處理突發狀況。

市府已意識到華埠需求殷切。梁莉娜表示,20日晚三藩市警察局代理局長葉培恩與市長辦公室共同宣佈,除原有兩名社區大使,將再增派四名社區大使,每周三至周日上午7時至下午3時在華埠街區巡邏,以提升白天時段的能見度與安全感。

面對日前有商戶反映長期遭受遊民滋擾,梁莉娜透露,兩周前便已將金陽雜貨店老闆Michelle的情況轉達至街道快速響應團隊及中央警署。

然而,調查期間發現市府相關部門接收到的紀錄與商戶反映的頻率並不一致。原因之一,是許多商戶習慣以口頭方式向附近巡警、311、或社區組織求助,但未留下報案編號,使正式紀錄存在落差,進而影響後續跟進。

她解釋,不同問題由不同部門負責,例如街道垃圾通常由工務局處理,但若屬於遊民長時間滯留、阻塞店門或造成騷擾,則應由警局或街道快速響應團隊介入。「如果通報錯誤部門,就會拖慢整體處理速度。」她強調,近來部分案件因訊息不對稱,致使回應時間被拉長,市府正積極透過外展改善此情況。

為提升通報效率,梁莉娜建議商戶和居民預先下載311手機應用程式,能上傳照片與地點資訊,清楚描述事件,並讓系統轉派到正確部門。尤其無家可歸者相關情況,若溝通清晰,才能避免不同部門之間的錯誤轉介。她同時建議,街道快速響應團隊應在商戶開門前先行巡查,以減少夜間遺留問題對早晨營運造成的壓力。

警方強調,華埠治安問題需跨部門合作,也需要社區主動通報。他們鼓勵商戶保留報案紀錄,若需協助,隨時可與中央警署聯絡。

為進一步與社區直接交流,第三區市參事李爾德今日(21日)下午2時,在林華耀街(49 Walter U Lum Pl)與德甘迪奧等人舉行現場交流會,邀請居民與商戶前來分享對無家可歸者服務、治安問題及街道管理的具體建議。他表示,希望透過面對面對話,讓政府更準確掌握華埠當前面臨的挑戰。「我們希望讓華埠的居民和商戶知道,他們的聲音是被聽到的。」

本報記者黃偉江三藩市報道

灣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