狀告韓國政府 私募基金孤星輸了

韓國國務總理金民錫透露,撤銷委員會要求孤星在30日內支付韓國政府在撤銷程式中支出的約73億韓元訴訟費用。中新社資料圖片

國際投資爭端解決中心(ICSID)仲裁庭對韓國政府和美國私募基金孤星(Lone Star)兩年前就「孤星訴韓案」仲裁提出的撤銷申請作出裁定,政府的申請獲得支持。

據韓聯社報道,韓國國務總理金民錫18日舉行記者會表示,韓國政府當天接到美國華盛頓ICSID撤銷委員會的裁定通知,結果支持韓國政府提出的申請。金民錫表示,撤銷委員會已取消2022年8月31日仲裁裁決中確認的「政府賠償孤星本金2.165億美元及相應利息」的支付義務,這意味著原仲裁裁決認定的政府賠償責任全部不再成立。

金民錫同時還透露,撤銷委員會作出決定,要求孤星在30日內支付韓國政府在撤銷程式中支出的約73億韓元(約498萬美元)訴訟費用。

孤星方面早前聲稱,韓國政府2012年在外換銀行股權轉讓交易過程中進行不當干預,導致其遭受46.795億美元損失,並據此提起ICSID仲裁。

孤星自2003年以1.3834萬億韓元收購外換銀行後,曾與多家公司進行股權轉讓談判,並於2012年將外換銀行股權出售給韓亞金融控股公司,成交價為3.9157萬億韓元。同一年,孤星以韓國政府不當干預外換銀行的出售過程從而導致孤星蒙受46.795億美元的損失為由,通過「投資者-東道國投資爭端解決機制」(ISDS)向ICSID仲裁庭起訴韓國政府。

對此,ICSID於2022年8月31日裁定,韓國政府應向孤星支付其索賠金額的4.6%,即2.165億美元。之後,仲裁庭接受韓方申請,對賠償金額進行修正,調整為2.1602億美元。

然而,孤星認為賠償金額不足,于2023年7月提出仲裁裁決撤銷申請。韓國政府也於同年9月以仲裁庭越權及嚴重違反程式規則為由提出撤銷申請,並同時申請暫停裁決執行。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