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習特會後美國調降了對中國的關稅,但中國面臨的關稅仍較越南、泰國等國高,不少美企繼續將生產線移離中國。在中國仍維持稀土出口審批制度下,美企可能繼續尋找中國以外的稀土來源。
《華爾街日報》報道,習特會後美中貿易戰暫時休戰,但會議並沒觸及兩國根本問題,包括中國對美貿易順差、中國對產業補貼,及兩國都尋求在科技上佔主導地位等,未來數年兩國之間的貿易仍然荊棘滿途。
報道指出,習特會中兩國達成共識,包括美國因芬太尼問題對中國加徵的關稅,由20%調降至10%,令美國對中國的整體關稅由約57%下降至47%。不過,美對中的約47%關稅仍然是有史以來最高,也較美對越南、泰國等國家的關稅高。美國公司將生產線轉移到中國境外的趨勢已經持續多年,而且還會持續。
位於美國密爾瓦基的ABC集團副總裁尤肯(Benjamin Jurken)一直協助美企管理亞洲供應鏈,並協助客戶將生產重心從中國轉移到越南、馬來西亞和印度等地。尤肯表示,最新的關稅政策不會改變企業的既定方針。許多企業已經決定,不論關稅是否降低,都將以某種形式在中國以外多元化地經營。
Nicole Craft Brands公司原來大部分的工藝美術產品都在中國生產,此前的關稅已削減了該公司的利潤。該公司也推進在中國以外建立新供應商的計劃,一直在考慮在越南、墨西哥、巴基斯坦、印尼和土耳其設廠。
在稀土出口方面,報道提到,雖然中國同意暫停10月9日宣布的稀土出口管制措施,但並未表示會改變4月起推行的出口許可證制度。這意味著希望進口中國稀土磁鐵的美國汽車、電子和國防企業,仍然要經過繁複的審批程序,過程可能耗時數周,有時甚至會被拒絕。一位磁鐵進口商表示,即使獲批出口許可證,供應鏈也會被嚴重拖延。在這情況下,美國公司可能會繼續尋找中國以外的稀土來源。
在芯片方面,報道提到,特朗普此前表示,英偉達執行長黃仁勳將與中國官員討論中國進口英偉達先進芯片的問題,預計未來幾周中國進口英偉達芯片的問題將得到解決。知情人士透露,中國正考慮允許中企恢復購買部分英偉達人工智能(AI)芯片。中方自8月起要求中企停止購買英偉達先進芯片。
不過,中國在此前公布的「十五五」規劃中指出,要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引領發展新質生產力,全面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搶占科技發展制高點,不斷催生「新質生產力」。而美國則借助日本和韓國數千億美元的投資振興美國製造業。專家認為,美中關係的基本面沒有改變,也將繼續是世界上最複雜、競爭最激烈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