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價自10月中旬創下每盎司4,380美元的歷史新高後遇阻,日前更一度跌穿4,000美元大關。早前看好金價、有「新債王」之稱的DoubleLine Capital首席執行官岡拉克(Jeffrey Gundlach)近日「轉軚」 ,表示正減持黃金。不過,世界銀行預期明年金價可升5%,價升浪將持續至2027年。
儲局降減息預期不利金價
美國聯儲局日前一如市場預期減息0.25厘,但主席鮑威爾淡化了12月再次減息的可能性,不利金價表現。此外,中美貿易關係緩和也削弱黃金避險需求,美國總統特朗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周四會面,美國削減與芬太尼相關的10%關稅,同時中國將恢復購買美國大豆並暫停稀土出口限制。
岡拉克:黃金配置降至10%
金價近日在4,000美元水平徘徊,不久前仍唱好金價的「新債王」岡拉克,近日受訪時表示,正在減少投資組合中的黃金持有量,並敦促投資者進行類似的「再平衡」。
他早前表示,由於擔心通脹及美元貶值的風險,在投資組合內配置25%黃金並不過分。他近日則指金價升勢已經過熱,表明不再有上述25%比重的建議。「現在我會在投資組合中將黃金配置在約10%左右,並有5%配置在其他商品上。」岡拉克又指,金價跌勢可能未完,還有更多下跌空間。
世銀:續受惠全球央行買金
相反地,世界銀行(World Bank)仍對金價持樂觀態度。近日發表的《商品市場展望》預期2025年金價每盎司平均見3,400美元,2026年平均見3,575美元,即預計按年升5%,料金價將繼續受惠於全球央行持續買金、聯儲局繼續減息及地緣局勢等因素支持。
世界銀行表示,當前金價上升的一個顯著特徵是央行史無前例的買金規模。據世界黃金協會報告,今年第三季全球央行購買了220噸黃金,按季增加28%,扭轉了今年初的放緩趨勢。哈薩克斯坦國家銀行是最大單一買家,而巴西央行則是四年多以來首次購買黃金。世界黃金協會預料2025年全年,央行購金量將在750至900噸之間,繼續為金價提供支持。
大華銀行:長期積極因素未變
大華銀行則認為,即使近期金價大幅回調,但黃金長期積極基本面仍未受到影響,包括各國央行持續配置黃金,以及投資者通過各種投資產品購買黃金,務求在「去美元化敘事」中,讓投資組合多元化。該行維持其金價預測,在明年第一季度達4,100美元,第二季4,200美元,第三季4,300美元。
不過,世界銀行也預測金價升勢可能在2027年結束,屆時金價每盎司平均料見3,375美元,較其2026年預期下跌約5%。報告指,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緩和及鷹派貨幣政策均可能對黃金避險需求和投資需求構成壓力。
相關文章:金價急回造就良機 國內外資金大舉撈底 摩通上調明年底目標5055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