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浮宮竊案嫌犯落網,價值上億珠寶為何仍下落不明?

法國巴黎羅浮宮(Louvre museum)皇冠珠寶竊案調查取得進展,檢方週三表示,兩名涉嫌作案的前送貨司機已被逮捕,並「部分承認」了罪行。然而,價值約1.02億美元的失竊珠寶至今仍未尋回。巴黎檢察官蘿爾·貝庫奧(Laure Beccuau)在記者會上透露,其中一名嫌犯在週六晚間試圖持單程機票登上飛往阿爾及利亞的飛機時被捕,另一名男子則在其住家附近落網。

竊案細節與嫌犯背景

這起重大竊案發生至今已超過10天,警方仍在全力追查珠寶下落。案發當時,四名竊賊利用一輛傢俱升降貨車闖入阿波羅長廊(Galerie d’Apollon),用電鑽鑽開展示櫃後,騎乘速克達逃逸。貝庫奧指出,DNA證據已將這兩名被捕男子與犯罪現場聯繫起來,他們也「部分」承認參與其中。據悉,第一名嫌犯為34歲的阿爾及利亞籍公民,被捕時處於失業狀態,曾擔任送貨司機。第二名嫌犯為39歲的計程車司機,也曾是送貨司機。兩人均有前科紀錄。目前仍有另外兩名竊賊在逃,調查仍在繼續,檢方表示尚無證據顯示竊賊有內部人員協助。

羅浮宮驚人的安全漏洞

這起光天化日下的竊案,也將羅浮宮嚴重的安保漏洞公諸於世,引發了法國全國對於如何保護國家寶藏的深刻檢討。巴黎警察局長帕特里斯·福爾(Patrice Faure)向參議員坦承,這座全球訪客最多的博物館存在系統老化和維修遲緩等問題,留下了安全弱點。他指出,博物館的技術升級並未到位,部分影像監控網絡甚至仍是類比系統,影像品質較低且難以即時分享。一項耗資9300萬美元、需要鋪設約60公里新電纜的長期改造計畫,預計要到2029至2030年才能完成。

警方對策與未來挑戰

福爾更披露,羅浮宮的監視攝影機營運授權已在七月悄悄過期且未續簽,此一文書疏失被視為更廣泛疏忽的象徵。他解釋,儘管案發時遊客仍在館內,但竊賊僅用數分鐘便強行打開阿波羅長廊的窗戶,用電動工具切開展櫃,盜走八件法國皇冠珠寶後逃逸。警方接獲的第一個警報並非來自羅浮宮的警報系統,而是一名在外的自行車騎士目擊戴著頭盔的男子使用升降梯後撥打的緊急電話。此外,這批珠寶並未購買私人保險,法國政府對其國家博物館採取自我保險政策,這意味著羅浮宮不會獲得任何損失賠償,造成了文化與財務上的雙重打擊。

面對外界壓力,福爾反對在博物館內設立永久警察崗位的建議,認為這會創下不良先例,且對行動迅速的竊盜團夥效果不大。他強調,問題的關鍵不在於門口的警衛,而是加快整個警報鏈的反應速度。他敦促立法者授權使用目前受限的工具,例如基於人工智能的異常偵測和物件追蹤技術(非人臉辨識),以標記可疑行為並即時追蹤逃逸的速克達。前銀行搶匪大衛·德克洛(David Desclos)向美聯社表示,此次行動堪稱教科書級別,並指出該展廳佈局的脆弱性顯而易見。

來源:nbcnews.com

封面來源:美聯社

即時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