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貿易戰停火一年!分析師:現在是重新投資中國的時候了嗎?

美中兩國達成的最新貿易休戰協議,正為持續觀望的全球投資者掃除一大心理障礙,可能促使他們重新評估對中國市場的投資策略。儘管今年中國股市在政策支持與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熱潮下表現強勁,但外國投資者因擔憂通縮壓力、消費疲軟及貿易緊張局勢而保持謹慎。此次長達一年的休戰,雖然具體細節未完全打動市場,但關係回暖的信號本身,已足以鼓勵部分資金重新考慮這個被長期低配的市場。

休戰協議的有限影響

此次協議降低了部分關稅,放寬了稀土出口管制,並允許中國企業獲取部分美國技術。然而,分析師普遍認為,其最大的價值在於雙方展現的合作承諾,而非條款本身。紐約英仕曼集團(Man Group)的首席市場策略師胡珀(Kristina Hooper)指出,這項協議雖不會帶來戲劇性改變,但有助於緩解外國投資者對於「被迫撤資」的擔憂,任何關係回暖的跡象都是對投資中國的鼓勵。

外資的審慎態度與佈局

儘管中國藍籌股指數今年已上漲五分之一,香港恒生指數(Hong Kong Hang Seng index)更是以31%的漲幅領跑全球,但外資參與度有限且具選擇性。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LSEG)理柏(Lipper)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專注於中國的離岸股票基金淨流出39億美元。晨星(Morningstar)數據也表明,截至九月底,大型全球基金對中國的平均曝險僅為1.43%,遠低於其經濟體量。投資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和國家自給自足相關的領域,顯示出避險心態。

競爭與合作下的投資機遇

展望未來,即使美中競爭格局不變,投資機會依然存在。摩根大通資產管理(JP Morgan Asset Management)駐上海的全球市場策略師朱超平(Chaoping Zhu)認為,雙方都在努力強化自身供應鏈安全,這為各自國內的相關產業帶來了發展機遇。高盛(Goldman Sachs)則預測,在政策、增長和估值等多重因素推動下,中國內地和香港股市到2027年底仍有約30%的上漲潛力,頑固的「中國折扣」意味著當前估值並未過高。

投資者仍需保持謹慎

儘管前景趨於樂觀,但沒有人認為貿易戰已宣告結束。渣打銀行(Standard Chartered)駐新加坡的外匯策略師迪維亞(Devesh Divya)提醒,市場對這種「不穩定的平衡」能持續多久仍持懷疑態度,企業在擴張和投資時面臨的困難環境並未完全改變。因此,投資者在增加中國資產配置時,仍應保持謹慎。

來源:路透社 / Yahoo Finance

封面來源:美聯社

即時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