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沙停火下一步?萬斯稱以色列是一個夥伴,而非「附庸國」

加沙停火協議正瀕臨破裂邊緣,在零星暴力再起之際,美國萬斯週三抵達以色列會晤總理內塔尼亞胡(Benjamin Netanyahu)。萬斯此行旨在穩固由特朗普總統斡旋的休戰,但他明確傳達了一個信息:「我們不想要一個附庸國(vassal state),以色列也不是。我們不想要一個依附國(client state)」,他說。「我們想要的是夥伴關係。」

加沙停火的脆弱現實

此次高層訪問的背景是,10月10日生效的停火協議極不穩定。以色列指控哈馬斯發動襲擊,並以致命空襲回應。與此同時,哈馬斯還在與飛地內的其他敵對派系作戰,且雙方在人質屍體歸還和援助准入問題上仍有衝突。在萬斯之後,國務魯比奧也定於週五抵達,繼續外交斡旋。

國際安全部隊成最大難題

協議的下一步行動仍不明朗,其中最大的問號是計劃中的「國際安全部隊」。特朗普透露,中東盟友已準備應其要求派遣「重型部隊」,但他已告知各方「還沒到時候」。萬斯也承認,協調來自土耳其、印度尼西亞和海灣國家等不同國家的部隊將是「一項艱鉅的任務」。

以色列的擔憂與國際壓力

內塔尼亞胡對此國際部隊的組成持保留態度,特別是對土耳其的參與表示「非常強烈的意見」。與此同時,國際壓力也在增加。聯合國最高法律機構國際法院(ICJ)週三發布諮詢意見,要求以色列必須為聯合國在加沙地帶的援助工作提供便利,尤其是在去年禁止了近東救濟工程處(UNRWA)之後。

延伸閱讀:

「vassal state」和「client state」的具體區別:

特徵 Vassal State (附庸國 / 藩屬國) Client State (依附國 / 衛星國)
關係性質 宗主權下的制度化(常具正式儀典或條約) 依賴驅動的影響,形式可鬆可緊
主權狀態 對外主權受限(內政多保留) 法律上獨立,但因依賴而實質受影響
控制方式 宗主在對外/軍事的直接決定權 資源與安全換取政策靠攏
歷史脈絡 封建與帝國秩序 現代國際體系,冷戰至今皆常見

來源:NBC News

封面來源:美聯社

即時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