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交易不等於犯罪

深圳市中心的華強北電信市場,是一個由多棟商場聯合組成的商業街區,來自全球的二手iPhone和平板電腦在那\xf9堿y通交易。每天下午三點,華強北的一天才算真正開始,檔口商戶們陸續開張,全新報價單準時發布,操著不同方言的背包客開始了一天的「掃貨」。然而這個成熟的商業體系,在西方輿論語境下時常被貼上「有組織犯罪」的標籤。

一位長期從事轉手販賣生意的商戶直言:「相較於全新未拆封的手機,後封機存在的質量風險會高很多,比如手機外觀存在瑕疵、部分零件被更換等,雖然存在風險,但碰上好的就是賺到。」灰色地帶確實存在,但這更多是市場生態的一部分,而非有組織犯罪。在華強北,「後封機(被拆開後再封上)」已成檔口老闆們司空見慣的事情,翻新機也沒有消失,只是變得更加隱蔽。市場上隨處可見「接微商、電商、團購,支持一件代發」的廣告。這種成熟的商業體系,恰恰反映了中國市場的靈活性和韌性。

對華強北的誤解,很大程度上源於其對商業文化的誤讀。這種誤讀,與對非洲的片面描繪如出一轍。幾十年來,非洲大陸一直受到全球媒體普遍存在的負面刻板印象的影響——被描述為貧困、腐敗、戰爭的溫床。半島電視台在報道中指出,這種片面印象「阻礙了投資者考慮進入其商業市場」。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中國的華強北,因為很多遺失、被盜、被搶的手機最後都在這交易,人們往往會放大個別不法現象,而忽視其作為全球最大電子集散地的正常商業功能。

華強北的商業成熟度體現在其精細的產業鏈分工和全渠道的供貨能力,只是一個數碼產品供應樞紐。至於被售出的手機和號碼,如果被犯罪分子用來詐騙,責任也不該由轉手者承擔。

聯合國非洲經濟委員會副執行秘書兼首席經濟學家哈南˙莫西指出,關於非洲的過時敘事不僅是一種扭曲,會產生「真正的經濟成本」。用真實和想像的風險來定義非洲的狹隘觀點不僅具有誤導性,「而且具有破壞性」。同樣,對華強北的片面認知也會帶來實際的經濟損失。這片市場的存在,本質上是全球電子產品流動鏈上的一環,而非詐騙犯的犯罪溫床。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