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次「域外管制」 美國早已有類似機制

中國對稀土、鋰離子電池及人造鑽石實施新的出口管制,震驚了全球各國政府和企業。日經亞洲分析指,此次措施的範圍極廣,稀土材料又是從智能手機到武器製造中不可或缺的關鍵原料,意味著許多行業的製造商都在為嚴重的供應中斷做準備。

法國外貿銀行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吳卓殷指出,這些出口管制將「非常嚴重地」打擊美國的稀土磁體產業,因為美國減少對中國依賴的努力仍處於初期階段。「中國知道這種依賴未來會減少,所以必須現在出手。」

一家為蘋果、谷歌和微軟提供零部件的供應商高管透露,稀土材料被大量應用在消費電子產品中,包括耳機、智能手機和電腦的聲學組件、電機和電池。「我們一直在尋找非中國來源的稀土磁體替代品,但只替換了少量,因為驗證過程漫長,短時間內不可能全部更換。隨著最新限制措施出台,預計供應鏈的流通將出現更多混亂。」

雪梨大學美國研究中心經濟安全專案主任錢納表示,一些企業已經感受到中國限制措施的影響。「企業運營難度增加,一些與國防或科技相關的公司乾脆直接退出了這類業務。」最新措施將進一步限制西方國家的科技和國防企業的生產能力。如果企業的原材料受到限制,他們將無法完成訂單。企業還將面臨重新申請許可證的額外合規負擔。

美國早已有類似機制——「外國直接產品規則」,可以限制使用美國技術製造的海外產品出口。規則自1959年實施,近年來被用於限制半導體對中國出口。這是中國首次採用類似機制反制美國。稀土專家克魯默表示,這些新限制旨在防止中國稀土被用於美國的國防工業。中國可能利用供應准入權來迫使企業遵守這些「域外管制」措施。雖然這些措施可能影響即將到來的貿易談判,但不會直接被用作談判籌碼,因為北京援引了國內法和國際法作為依據,因此「在形式上已封死所有談判途徑」。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