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中經貿關係進一步緊張,特朗普不滿中國加強稀土等出口管制,在社交平台宣布,由11月1日起,向中國額外加徵100%關稅,並對所有關鍵軟件實施出口管制。他還表示「沒有理由」在即將前往韓國的行程中會晤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
綜合路透社及美聯社報道,特朗普在社交平台「Truth Social」上指出:「基於中國採取前所未有的立場,從2025年11月1日起,美國將對中國加徵100%關稅,並在同日對任何關鍵軟件實施出口管制。」他並強調,若中國有進一步行動,美方可能提前執行。不過,目前外界仍不清楚特朗普將如何落實這一加稅威脅,以及北京將如何回應。
特朗普指中國正在磁鐵及其他元素領域建立壟斷地位,以此挾持世界,認為是相當陰險及敵對的做法,但美國亦擁有壟斷地位,而且較中國更強大及深遠。
特朗普原定月底於韓國與習近平會晤,但他在貼文中表示,「似乎已沒有理由見面」。北京方面並未證實該會議。據悉,特朗普此次亞洲行原計劃造訪馬來西亞、日本與韓國,並於亞太經合會(APEC)峰會前與習近平會面。
美中之間的關稅戰早已令全球經濟動盪,此前,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徵總計145%的關稅,中國則對美國產品徵收125%的報複性關稅,幾乎相當於互相「封鎖貿易」。在隨後的談判中,美方將關稅降至30%,中方則降至10%,為繼續磋商創造空間。然而,雙方在美國獲取中國稀土資源、先進芯片出口限制、大豆貿易及港口費用等議題上分歧依舊。
隨著中國政府於9日宣布新的稀土出口限制措施,兩國緊張關係再度加劇。特朗普批評中國此舉「極不合時宜」,尤其是在以色列與哈馬斯達成停火、釋放人質之際。他暗示(但未提供證據)稱,中國可能試圖「搶奪自己在斡旋中的功勞」,並在社交媒體上寫道:「我懷疑這是否只是巧合。」
有美國智庫的中國問題專家認為,特朗普的帖文可能標誌中美的關稅休戰結束。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關鍵礦物安全計劃」主任格雷絲琳.巴斯卡蘭指出,中國的限制措施既是「強大的談判籌碼」,同時也可能削弱美國強化軍工產業的能力。歐盟駐中國商會則表示,新的出口審批規定將使稀土供應鏈更加複雜,影響全球產業穩定。
史汶森中心中國項目主任孫韻指出,中國此舉是對美方近期制裁與港口費用政策的反應,但雙方仍有「降溫空間」。她表示:「北京認為,若要降溫,必須是雙方互相讓步。」
美股重挫 道指跌近900點
特朗普的威脅打破了華爾街持續數月的平靜,美股三大股指10日紛紛重挫,市場擔憂中美緊張關係加劇可能再度衝擊全球經濟。道指10日收跌878.82點,跌幅為1.90%,報45479.60點;納指跌820.20點,跌幅為3.56%,報22204.43點;標普指數跌182.59點,跌幅為2.71%,報6552.52點。納指、標普指數創4月10日以來最大單日跌幅。科技巨頭亞馬遜、英偉達與特斯拉股價各跌約5%,市值合計蒸發逾7700億美元。▍本報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