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再生能源發電量首超燃煤,美國政策逆轉暗藏隱憂?

全球能源結構正迎來歷史性轉折,再生能源的發電量首次在全球範圍內超越燃煤。根據能源智庫Ember的報告,今年上半年,再生能源的增長速度已超過電力需求的增長,這直接導致了燃煤與天然氣消耗量的輕微下降。此一發展不僅是潔淨能源領域的重大里程碑,也實現了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簡稱IEA)在2020年所作出的預測,即潔淨能源將於今年正式超越燃煤,成為全球更主要的電力來源。這項轉變標誌著全球對抗氣候變遷的努力,正從發電結構上展現出初步成效。

全球再生能源里程碑:發電量首度超越燃煤

在部分發展中國家,再生能源的普及趨勢尤其顯著,高昂的傳統能源成本與頻繁的停電事故,正驅使民眾轉向更可靠的替代方案。在尼日利亞(Nigeria)、贊比亞(Zambia)和巴基斯坦(Pakistan)等國家,越來越多的家庭用戶正積極採購太陽能板,以應對不穩定的電力供應。分析師指出,這些國家的市場潛力巨大,民眾對自主發電的需求日益增長。此外,分析師普遍認為,印度正處於一場太陽能熱潮的開端,其龐大的人口基數與能源需求,預示著該國將成為未來全球太陽能市場的關鍵驅動力量。

國際能源署預測:2030年裝置容量翻倍

展望未來,國際能源署預測全球再生能源發展將持續加速。報告預計,到2030年,全球將新增4600吉瓦(gigawatts)的再生能源裝置容量,此規模相當於中國、日本和歐盟現有總發電容量的總和。在這波增長中,太陽能將扮演主導角色,預計佔新增容量的八成左右。儘管全球再生能源裝置容量有望在本十年結束前增加一倍以上,這已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但分析師也提醒,這仍未達到各國先前承諾要實現的「增加兩倍」的宏大目標,顯示全球能源轉型之路仍有差距需要彌補。

美國政策逆風:特朗普政府削弱潔淨能源支持

然而,全球再生能源的樂觀前景並非毫無隱憂,分析師指出,由於中國,尤其是美國,相繼削弱對潔淨能源的支持,整體展望已略顯黯淡。在美國,特朗普(Donald Trump)政府正逐步瓦解對潔淨能源的各項支持政策,這對該國的再生能源發展構成了嚴重挑戰。分析師預測,受政策轉變影響,美國再生能源的增長速度將僅及去年預測的一半,顯示政治因素已成為能源轉型的主要障礙。這種政策上的不確定性,使得投資者與開發商對美國市場的信心受到動搖。

全球潔淨能源投資雖然創下新高,但美國市場卻呈現逆勢下滑的趨勢,成為全球趨勢中的一個顯著例外。數據顯示,從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期間,美國在潔淨能源領域的支出大幅下降了36%,反映出投資環境的惡化。相較於全球其他地區的積極擴張,美國的政策轉向不僅拖累了自身的減碳進程,也可能對全球應對氣候變遷的集體努力帶來負面影響。美國市場的倒退,為全球再生能源的未來發展增添了更多不確定性。

新聞來源:Yale E360

封面來源:Adobe Stock

即時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