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醫學獎揭曉:免疫系統研究獲獎,癌症治療將迎來新革命?

202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於週一揭曉,由三位科學家共同獲獎,以表彰他們在揭示人體免疫系統如何保護我們免受微生物侵害方面的卓越貢獻。獲獎者分別是來自美國的瑪麗・布倫科(Mary Brunkow)和佛瑞德・拉姆斯德爾(Fred Ramsdell),以及日本的坂口志文(Shimon Sakaguchi)。他們因在「周邊免疫耐受」(peripheral immune tolerance)領域的開創性發現而獲此殊榮。瑞典的卡羅林斯卡學院(Karolinska Institute)諾貝爾大會負責評選醫學獎得主。三位得主將共同分享高達1100萬瑞典克朗(約170萬美元)的獎金,並由瑞典國王親自頒發金質獎章。

周邊免疫耐受是人體確保免疫系統不會失控並攻擊自身組織的關鍵機制之一。這三位科學家的發現,為理解這一複雜過程奠定了理論基礎。頒獎機構在聲明中指出:「他們的發現為一個全新的研究領域奠定了基礎,並促進了例如癌症和自體免疫疾病等新療法的發展。」這項突破性研究不僅解釋了免疫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更為未來開發更精準的醫療干預手段提供了可能,有望徹底改變多種頑固疾病的治療前景。

免疫系統自我調控的重大突破

諾貝爾獎的設立源於瑞典炸藥發明家及富商阿爾弗雷德・諾貝爾(Alfred Nobel)的遺囑。自1901年以來,該獎項持續表彰在科學、文學及和平領域做出傑出貢獻的個人與組織,期間僅因世界大戰等因素短暫中斷。經濟學獎則是後來增設的獎項,由瑞典中央銀行(Riksbank)資助。各獎項的得主均由不同機構的專家委員會嚴格評選產生,確保其權威性與公正性,使其成為全球最負盛名的獎項之一。

諾貝爾獎的百年傳統與傳承

歷經一個多世紀的發展,諾貝爾獎至今仍保留著許多悠久的傳統。每年,醫學獎總是率先揭曉,為一年一度的諾貝爾獎季拉開序幕,其後幾天將陸續公佈物理、化學、文學、和平及經濟學獎的得主。所有獎項的頒獎典禮均在斯德哥爾摩(Stockholm)舉行,唯一的例外是和平獎,其頒獎地點設在奧斯陸(Oslo),這可能是諾貝爾在世時瑞典與挪威政治聯盟的歷史遺留。頒獎典禮的高潮是每年12月10日,即諾貝爾逝世紀念日,瑞典與挪威的王室成員會出席盛大的儀式與晚宴。

回顧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歷史,許多獲獎者都是科學界的巨擘,例如因發現青黴素而分享1945年獎項的亞歷山大・佛萊明(Alexander Fleming)。近年來,該獎項也表彰了多項重大醫學突破,其中包括為開發COVID-19疫苗奠定基礎的關鍵研究。今年的獎項再次肯定了基礎科學研究對於推動臨床醫學發展的深遠影響,延續了諾貝爾獎鼓勵創新與探索的崇高精神。

新聞來源:ABC News

封面來源:美聯社

即時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