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國前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近日在接受匈牙利媒體項目Partizan專訪時表示,新冠肺炎(COVID-19)大流行,影響了克里姆林宮領導人普京(Vladimir Putin)最終決定入侵烏克蘭。根據德國小報《圖片報》(Bild)引述及《歐洲真理報》(European Pravda)的報導,默克爾認為疫情期間缺乏直接溝通,是導致外交途徑失效的關鍵。她強調,這場全球公共衛生危機,深刻地改變了國際政治的互動模式,並間接促成了歐洲近代史上最嚴重的軍事衝突之一,其影響至今仍在持續發酵。
疫情阻礙外交:面對面會談的消失
默克爾詳細闡述了疫情如何阻礙她與普京之間的直接對話,她認為這使得就烏克蘭問題達成妥協變得更加困難。她透露,由於普京本人非常擔心感染新冠病毒,導致她無法與他進行面對面的會晤。默克爾認為,視訊會議等遠端溝通方式,完全無法取代實體會談的重要性。她引用自己的經驗說:「如果你無法見面,如果你無法面對面地討論分歧,你就找不到新的妥協方案。」這種溝通上的隔閡,在她看來,為誤判和激進決策創造了空間,最終讓外交努力付諸東流。
俄羅斯政治激進化與歐盟內部阻力
默克爾進一步將新冠疫情描述為俄羅斯政治走向激進化的主要原因,並最終導致其對烏克蘭發動攻擊。她認為,長期的隔離和缺乏正常國際交流,可能加劇了克里姆林宮內部的封閉決策氛圍。除了疫情因素外,默克爾也指出,歐盟內部的分歧同樣對局勢產生了負面影響。她特別提到,波蘭和波羅的海國家當時阻礙了歐盟與俄羅斯之間的直接接觸管道,這一舉動在她看來,無意中也促成了導致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的一系列事件。
在這次訪談之前,默克爾曾公開表示,對於自己被外界塑造成烏克蘭戰爭的「代罪羔羊」感到沮喪。她長期以來被批評其對俄政策過於綏靖,尤其是在能源依賴方面,但她始終為自己任內的決策辯護。此次將戰爭歸因於疫情和溝通中斷的說法,為外界理解她對這場衝突的看法提供了新的視角,也再次凸顯了國際領袖在重大危機中進行有效溝通的重要性。
新聞來源:Pravda.com.ua
封面來源: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