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磯公寓新建案少 建商嘆成本高利潤薄

最新數據顯示,儘管需求強勁,但洛杉磯興建新增出租單位供應數量正在逐漸減少,租房空置率(vacancy rate)為全美最低,但租金率(rental rates)卻位居最高之列。

《洛杉磯時報》報道,公寓搜尋網站Rentcafe.com數據指出,南加州內陸博蒙特(Beaumont)和河濱市反而有不少大型樓盤新建案,地區公寓竣工量同比增長154.1%,位居全美第三。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洛杉磯市,因公寓建設成本過高,潛在利潤很不穩定。

房地產數據提供商CoStar數據顯示,自去年年初以來,洛杉磯在建新公寓數量每季均在下降,並跌至十年來的最低水準。

截至9月的三個月內,新蓋公寓數量不足1.9萬套,較三年前減少了30%。

加州地標集團(California Landmark Group)負責人卡漢(Ari Kahan)過去在洛杉磯擁有多個開發項目,興建公寓總數高達八百套。如今,他坦言,在該市已兩年多沒有買過開發地塊,開工之日遙遙無期。

開發商指出,無法籌集到建設資金,許多最大支持者不願投資,快速變化的規則使得利潤難以被預測,洛杉磯早已被多數投資界劃上紅線。

卡漢表示,加上關稅上調導致建築材料和設備價格上漲,打擊無證工人更導致大量國際勞動力減少並飽受衝擊。

貿易組織建築商和承包商協會的首席經濟學家巴蘇(Anirban Basu)指出,受關稅影響最大的一些類別價格上漲速度尤其快,其中鋼鐵價格上漲9%,銅線電纜價格則上漲14%。

加州建築行業依賴移工,約61%的建築工人為移民。灣區經濟研究所6月報告顯示,其中26%為無證移民。

幾十年來,洛杉磯縣的住房建設急劇放緩,從20世紀50年代每年超過七萬套新房,下降至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的約三萬套,2010年時則剩不到1.5萬套。

住房建設長期放緩導致該地區住房存量老舊、供應緊張,經濟適用房供應嚴重短缺。

在洛杉磯建造新公寓成本也對租屋者造成沉重負擔。以當前的建價,開發商需要收取每月四千至五千的租金才夠回本。

Rentcafe.com建議,租屋者需要每月總收入約1萬3400元才能負擔每月四千元的租金。

開發商預測,這些因素迫使租屋者搬至更遠的地方,通勤時間也會增加。

在西洛杉磯威榭爾大道上興建的公寓。杉磯時報

南加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