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之火

陳雋鶱

  美國年輕政治領袖Charlie Kirk在大學被槍殺事件,漣漪式引發全美右派左派更激烈的鋪天蓋地辯論,分裂程度更嚴峻。一部分強烈譴責此舉嚴重衝擊民主發展,即使政見不同,也不用取其性命,他只是以最和平和文明的方式,在各大學舉行辯論活動。另一部分尤以大學生和大學工作者等為主,認為他死於槍下是咎由自取,因為他支持槍械合法;同時他長期批判美國大學教育制度,自己卻只就讀過一個學期的大學,根本沒此經驗;他是特朗普緊密盟友,籌組的組織自然不斷吸金等等。

  當然不是在這\xf9婼穸炙k派,不過一個人物和一件事件,影響力可以很大,但大至這規模,還不是有一個極強大的助力:就是網絡世界。Kirk如果只是單單舉辦大學辯論活動、出著作,當然不能收此效,因為他亦是一位KOL,視頻、聲頻雙管齊下,才能在社交媒體、網上討論區等數碼世界無限擴充和發酵,達致新世代的星星之火才可以燎原。一位美國大學教授Stacey Patton指出,Kirk組織下有一個大學教授注意名單(Professor Watchlist),她說這根本就是一個「數碼世界」的刺殺名單,名單上的人會長期被Kirk的支持者網上攻擊、經常留下脅殺留言。名單牽涉教授、同性戀者、非白種人、反槍械、反基督教等,令他們在網絡或現實中,均受到人身安全滋擾。

  的確,網絡世界,就是推動過激暴力的助燃物之一。先鬆一口氣的是,中國大部分社交媒體是實名制,所有留言可能要承擔後果的,造就出網民的三思、自我情緒管理。至於香港,網絡欺凌漸成常態下,如何應對?正是一項刻不容緩、新的青年發展工作。

Uncategoriz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