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
在國會圖書館領導層與使命受到挑戰之際,該館宣布任命獲獎無數的華裔詩人及翻譯家施家彰(Arthur Sze)為新任美國桂冠詩人,任期一年,自今秋開始。現年74歲的施家彰著有12本詩集,去年獲頒國會圖書館終身成就獎,他將接替已任職三年的桂冠詩人艾達利蒙(Ada Limón)。歷任桂冠詩人還包括喬伊哈喬(Joy Harjo)、路易絲格麗克(Louise Glück)及比利柯林斯(Billy Collins)。
施家彰在接受美聯社訪問時坦言,6月接到圖書館詩歌與文學中心負責人羅布卡斯帕(Rob Casper)電話邀請時曾有顧慮,擔心責任重大,也對特朗普(Donald Trump)今年5月解雇國會圖書館館長海登(Carla Hayden)後引發的動盪有所猶豫。不過他經過一夜思考後回電接受,並表示:「這是我回饋詩歌的機會,畢生的創作都與此相關。一路上有太多人幫助我,詩歌讓我在各方面都成長。」

美國國會圖書館宣布任命獲獎無數的華裔詩人及翻譯家施家彰(Arthur Sze)為新任美國桂冠詩人,任期一年。美聯社
國會圖書館今年面臨風雨,這座擁有200年歷史的非黨派機構收藏全美出版書籍,特朗普在保守派人士批評海登推動「覺醒」議程後突然將其解職。此舉遭國會民主黨人、學術界領袖及前桂冠詩人強烈抨擊。白宮宣布由副司法部長陶德布蘭奇(Todd Blanche)代理館長,但館務仍由資深官員紐倫(Robert Randolph Newlen)主持,包括年度全國圖書節等活動照常舉行。
紐倫在任命聲明中盛讚施家彰的作品「獨具美國特色」,能生動描寫美國西南景觀並展現「卓越的形式創新」,稱其「如同狄金森與惠特曼,從多元傳統與影響中開創新意,創作出能自由穿越時空的詩歌」。
桂冠詩人的正式頭銜是「國會圖書館詩歌顧問桂冠詩人」,其使命是提升全民對閱讀與創作詩歌的重視,被視為一種文學大使角色。施家彰表示,新任期的重點是他自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求學時期起就熱衷的翻譯工作。他回憶自己曾讀到部分中文詩歌的英譯版本覺得過時,決定親自翻譯,並出版《絲龍:中文詩翻譯集》(The Silk Dragon: Translations From the Chinese)。他說:「我透過翻譯學會了寫詩的技巧。我常覺得人們認為詩歌令人望而生畏,其實不然,翻譯是加深對詩歌欣賞的一個途徑。」
施家彰出生於紐約,是華人移民之子,在《視線》(Sight Lines)與《羅盤玫瑰》(Compass Rose)等詩集中探討文化與環境多樣性及所謂「共生」的主題。他的詩作常在不同場景間轉換,從池塘上的岩石到地鐵中的乞討者,從中國的行刑隊到維吉尼亞州傑佛遜的莊園。他曾憑《視線》獲美國國家圖書獎。
施家彰熱愛世界各地詩歌,但覺得用英文創作最為自在,因為「英文詞彙豐富,來源奇妙」。他舉例說:「我剛研究『ketchup』這個字,它起源於中國南方,傳到馬來西亞,再到英國成為番茄醬,最後來到美國。這是我們每天使用的詞,卻常忽略它的跨國傳播歷史,正是這些歷程豐富了英文。」
–
新聞及封面圖片來源: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