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雋鶱

  九三閱兵,兩個女兒在學校上課,因此錯過了,於是趁著星期一打風不用上學,一起看重播,再乘機徵詢兩位現世代小孩的看後感和想法。

  兩個輪流搶答:「很震撼!」「很齊整,要練很久嗎?」你平時表演群舞也要綵排兩個月,閱兵這麼大規模,當然更花時間。「那些武器是真的嗎?」當然,而且很多是首次展現。「那麼打仗是否必定贏?」要打也只是保衛國家而打,信念上當然要必勝,更沒有後退之路。那麼你們會怎樣形容自己的國家?「暑假最後的周末到過深圳,覺得很大,再看閱兵後,覺得國家很強。」

  其實除了軍人與武器外,還有很多人物值得注意的。「我知,我知,二十多個國家元首也有出席!」「還有一些當年參與過抗日戰爭的老兵!」非常好,還有?「還有……還有誰?」還有在天安門和在電視上看直播的中國人民!「即是我們?我們有多重要?」都非常重要!一場抗日戰爭就是令中國人經歷了一場團結的過程,是日後成立新中國的重要基礎。所以這次閱兵所要展示,就是給中國人民重拾初心,國家是以人民為本。

  其他國家元首出席,就是展現大家都正視這段歷史,當大家有了共同價值觀,就是保持和平、創建合作的最佳基礎。「爸爸,如果是紀念抗日,為何我們也經常到日本滑雪?」因為這個紀念活動是針對日本當年的軍國主義,而非日本人民,這方面要弄清楚。

  此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意義,就是展現出中國在國際事務的地位,並且是透過參與國際事務的貢獻而獲得其他國家的認定和尊重,證明中國有參與全球治理的能力!有戰爭時能協助維護和平、和平時可提出有利全球治理的倡議。強,就是這個意思。

Uncategoriz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