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民眾集會敦促確保交通安全

眾多組織與團體昨日在三藩市政廳前集會。 記者陳程威攝

眾多組織與團體昨日在三藩市政廳前集會。 記者陳程威攝

梅義加提出「街道安全法」,呼籲三藩市提升道路安全措施。 記者陳程威攝

本報記者陳程威三藩市報道

步行倡議團體「步行三藩市」(Walk San Francisco)8日中午聯同三藩市第七區市參事梅義加(Myrna Melgar),在市政廳台階集會,呼籲市府將交通安全列為優先事項,並支持「街道安全法」(Street Safety Act)。該立法當日已在市參事會土地使用和交通委員會聽證會上通過,並將於今日提交全體市參事表決。

發言者呼籲改善城市街道安全。「步行三藩市」發言人林賽(Marta Lindsey)表示,「我們的街道不應該是高速公路,也不應該讓人橫越街道時有生命威脅。通行三藩市應該是一種愉快、連結人心的體驗,而非恐懼與壓力。」她指出,要實現街道安全,需要市府各部門的協作、問責與領導力。

梅義加強調,三藩市早在 2014年便承諾推動「零願景」(Vision Zero),期望杜絕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亡與受傷。但近十年來,悲劇仍不斷發生。她說:「我們受夠了危險街道,也受夠了本可避免的悲劇。街道安全需要市府各部門共同承擔,這不只是交通局的責任,而是整個城市的責任。」

車禍幸存者及其家屬組織「Families for Safe Streets 」成員哈里森(Nancy Harrison) 回憶自己六年前曾在街頭遭車輛撞擊。她表示,「我算是幸運存活下來」,但這樣的遭遇不應再發生在其他人身上,「不該靠運氣才能安全過馬路」。她指出,今年三藩市 12 名行人死亡中有 9 位是長者,凸顯街道安全對老年人尤其重要。

「街道安全法」由梅義加提出,重點包括:加快在高危路段推動「快速改善」工程,如增設行人安全島、轉角減速設計及凸出人行道;以數據為依據、標準化設計,加速安裝減速墩;改善路口視線;建立公開數據儀表板,定期更新交通事故數據與成效;聚焦警局對超速、闖紅燈等高風險駕駛行為的執法,並推動更多自動執法工具;同時簡化消防局及其他部門的審批流程,加快交通安全設施落實。法案明確要求交通局、公共工程局、衛生局、警察局、消防局、教育局、公園及康樂局等多個部門協同作業,確保責任落實。

梅義加指出,「街道安全法」是實現「零願景」的關鍵步驟。她說:「街道安全就是公共安全。這是常識性、急迫且公平的改革,目標是讓所有市民——無論步行、騎車、乘坐公共交通或開車——都能安心出行。」市參事陳小焱也到場呼籲市府保障長者與弱勢群體的交通安全。她在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三藩市應該有更安全的街道,讓老年人能安心出行。」

集會現場,民眾多次高喊口號「誰的街道?我們的街道!」表達對街道安全的訴求,並準備於今日的市參事會中,向全體市參事提出意見與支持。

灣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