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波士頓警察局長考克斯(Michael Cox)近日現身唐人街,在「Coffee with a Cop」活動中與社區居民面對面交流。他與社區領袖們親切互動,傾聽他們對治安問題的擔憂。當紐英崙中華公所主席雷國輝(Felix Lei)提出唐人街商舖遭遇竊盜的情況時,考克斯認真詢問細節,並表示警局將持續加強與社區的合作,確保居民與商戶的安全感。
活動地點選在唐人街的Top Bread咖啡廳,場面溫馨熱絡。出席活動的僑領包括雷國輝、紐英崙至孝篤親公所主席陳秀珍陳孔恩、波士頓華埠商會余麗媖、至德三德公所共同主席周樹昂、紐英崙昭倫公所共同主席譚達兒、紐英崙華人歷史協會會長曾雪清、華埠治安巡邏隊隊員黃兆祥等。
考克斯局長坦言:「我們的工作重點是與市民攜手保障治安,而不是用外來力量去取代警民互動。」當被問及是否需要國民警衛隊介入時,他明確指出,國民警衛隊與社區毫無連結,而波士頓警察則是與居民同呼吸共命運,這種信任基礎無可取代。
在全國矚目下堅持本地合作
近來,聯邦政府對「庇護城市」政策施加壓力,要求包括波士頓在內的一週內必須遵循聯邦移民法,否則可能面臨訴訟與聯邦資金的削減。司法部甚至警告,加州若「縱容或誘使非法移民」將可能面臨刑事指控。此舉引發不少城市對地方治安自主權的憂慮。
然而,波士頓的領導人,包括市長吳弭與考克斯局長,皆重申他們不同於聯邦的立場。吳市長明言:「我們的城市證明了,唯有保障所有人的安全,城市才能更安全。我們不會透過製造恐懼來破壞信任。」
考克斯局長也表態:「我不清楚華盛頓特區的狀況,但在波士頓,我不相信聯邦探員會來執行交通檢查。我所知道的是,我們與公眾合作,讓大家在這座城市裡感到安全。市民對警察的信任非常重要,我們努力確保這份信任得以延續,並且追究真正造成暴力的人。」
三十三年的警界歷練
考克斯並非外來者,他在波士頓警界的經歷長達三十餘年。早在1989年,他便加入波士頓警局,先後在多個部門任職。他曾在B-3區(馬塔潘與多徹斯特)服勤,後來進入全市反幫派暴力部門,於1995年晉升為警佐。
在指揮官職務上,他歷任多項重要崗位,包括作業部門指揮官:主管波士頓的911緊急應變服務。專業標準局副局長:監督警局的紀律、操守與內部問責。他也曾任情報組警探警佐,擔任與美國特勤局的聯絡人,並負責聯邦反恐工作組。
2019年,他前往密西根州安娜堡(Ann Arbor)出任警察局長,推行社區警政策略。他強調良好的內外部溝通,鼓勵居民與商家共同參與治安治理,並成功建立警民之間更強的合作模式。2022年8月15日,考克斯在吳弭市長的任命下,回到波士頓,成為第44任警察局長。
在唐人街的交流中,他再次強調這一理念。他指出:「我們的警察是市民可以信任的人。我們希望透過更多互動來維持這份信任,並持續提升服務品質。」
相較於部分城市依賴武力或臨時調派的外部力量,考克斯更相信本地社區合作的力量。他認為,治安不是單純依靠警局的壓制手段,而是透過 理解、信任與合作 共同建構。
社區的回響與挑戰
唐人街居民對局長的到訪普遍表示肯定。許多店主希望警方能加強巡邏,減少盜竊事件的發生。一位參與活動的居民表示:「看到局長本人來傾聽,讓我們感覺到自己的聲音被重視。」
然而,挑戰依然存在。聯邦政府對「庇護城市」的壓力,以及社會對移民議題的分歧,無疑給地方執法帶來更多政治與法律層面的困難。考克斯在這些矛盾中,必須同時維持市民的信任與治安的穩定。
考克斯的資歷與專業亦為人稱道。他是波士頓警察榮譽勳章獲得者,並多次榮獲嘉獎。他曾就讀於普羅維登斯學院(Providence College),主修商業管理;於克瑞學院(Curry College)獲得刑事司法碩士學位;並於波士頓大學奎斯特羅姆商學院取得工商管理碩士(MBA)。此外,他還是FBI國家學院及警政高階管理學院的畢業生。
考克斯局長呼籲居民與警局保持溝通,鼓勵大家在遇到問題時不要猶豫,直接與警方聯繫。他表示,只有透過日常交流與互信,警方才能更有效率地保護社區。他強調波士頓是一座多元城市,警察的角色不只是執法者,更是社區夥伴。這樣的理念與吳弭市長「以人為本」的治理方針相呼應,也展現了波士頓在全國移民與治安爭議中,選擇一條「以信任為基石」的路。
考克斯局長的履歷與理念,讓他成為波士頓警局推動社區警政的重要推手。他的到訪唐人街,不僅回應當地居民的治安關切,更再次強調警局在保護治安之外,建立信任與合作的使命。本報記者李強波士頓報道

考克斯局長同僑領們合影。 李強攝

考克斯局長同雷國輝主席交談。

考克斯局長同黃兆祥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