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德島龍舟節暨台灣日周六盛大舉行

一年一度的「羅德島州龍舟節暨台灣日」即將於30日(周六)在波塔基特市(Pawtucket)隆重登場。主辦單位特別邀請去年大受好評的國慶文化訪問團再度回歸,由國立台灣戲曲學院特技團帶來全新力作《台灣·未來藝境》,勢必成為龍舟節的一大熱點。

這場文化與體育兼具的嘉年華,將於上午8點半至下午3點半在Festival Pier河畔展開。本次活動全天免費對外開放,預計吸引成千上萬來自新英格蘭各地的民眾共襄盛舉。

羅德島州龍舟節自創辦以來,就以獨特的「台灣風格龍舟」聞名。不同於一般制式款式,這些由玻璃纖維打造的龍舟兼具美觀與穩固,並特別融入「搶旗」元素,使比賽不僅比拼划槳速度,更考驗團隊協作與臨場反應。每年都吸引來自不同社區的隊伍熱烈參與,岸邊觀眾的吶喊助威聲此起彼落,將河畔氣氛推向高潮。

《台灣·未來藝境》華麗登場

今年龍舟節最受矚目的的演出無疑是來自台灣的特技盛宴。國立台灣戲曲學院台灣特技團承擔2025年國慶文化訪問團的重任,為美東僑界帶來全新節目《台灣·未來藝境》,並將在羅德島龍舟節率先亮相。

這齣作品以八幕獨立篇章呈現,結合高難度的軟骨功、雙人蹬傘、花式單輪車、立方體旋轉、LED螢光扯鈴與巨型旗陣等特技橋段。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演出中融入閩南、客家、原住民音樂元素,以及棒球文化的符號,展現台灣多元文化的融合。

壓軸橋段以棒球應援為靈感,演員們換上棒球服,在疊羅漢等高難度人體特技中,詮釋台灣人團結奮戰到底的精神,場面震撼,氣氛嗨到最高點。

肩負文化交流使命

此次北美巡演由國立台灣戲曲學院副校長敖國珠領隊,特技團副團長王希中擔任訪問團團長,率領14位團員展開為期近一個月的巡演,行程橫跨美加13個城市,每兩天就要轉換一個城市。由於每場演出長達90分鐘,對體力與專業要求極高。

副校長敖國珠表示:「這次巡演不僅是表演,更是國際文化交流的重要任務。團員們展現高度敬業精神,將台灣的藝術多樣性帶給世界。」

團員中有資深表演者楊益全,他強調:「特技不只是炫技,更重要的是情感傳達,要能讓觀眾產生共鳴。」年僅19歲的鄧恩琪則是首次參加長程巡演,她坦言壓力很大,但每天堅持四小時以上的練習,希望把最好的一面呈現給觀眾。

全民共享的嘉年華

除台灣特技團的壓軸演出,龍舟節也準備一系列多元活動,包括餃子速食比賽(Dumpling Eating Contest):每年人氣最高的趣味比拼,看誰能在最短時間內吃下最多餃子。台灣工藝展攤:提供手作體驗,讓民眾親手感受台灣傳統工藝之美。親子互動遊戲區:為家庭觀眾營造安全又歡樂的氛圍。

美食攤位與餐車:結合亞洲料理與當地特色餐點,香氣四溢,滿足不同口味。活動的多元設計,讓龍舟節成為真正適合全年齡層參與的文化盛會。多年來,駐波士頓台北經文處持續支持並推動龍舟節暨台灣日,協助在美國社區推廣台灣文化。經文處表示,這項活動不僅展現台灣的活力與多元文化,也促進台美之間的深厚情誼。

僑務委員會副委員長張良民更在授旗儀式上指出:「台灣特技團是僑委會宣慰演出的重要夥伴,他們的表演令人百看不厭。《台灣·未來藝境》將讓北美觀眾再次感受台灣文化的軟實力與獨特魅力。」

台灣特技團多年來秉持創新精神,透過跨世代共演與多元技藝,呈現台灣文化的創造力與生命力。這次的演出不僅是技巧的展示,更象徵文化傳承與未來想像的結合。

如團員所言,這不僅是一場巡演,更是一場身心極限的修煉。無論是在劇院、半露天舞台,還是教堂禮堂,台灣特技團都能因地制宜,帶來驚艷全場的演出。國慶文化訪問團北美洲團團員共計十四位,由訪問團團長台灣特技團副團長王希中領軍,團員有技術執行陳來弟,及演員曾士龍、楊益全、林元凱、羅世揚、尤梓懿、陳柏宇、石婉琦、柯予曦、郭懿翧、卓佳敏、吳立心、鄧恩琪。

龍舟賽不僅是一場運動競技,更是一個跨越族群與文化的交流平台。羅德島龍舟節暨台灣日活動已成為新英格蘭地區的重要節慶之一,吸引來自不同背景的民眾共同參與。隨著波士頓地區多支龍舟勁旅的參賽,以及駐波士頓台北經文處的長期支持,2025年的活動勢必更加繽紛熱鬧。本報記者李強波士頓報道

長達90分鐘的《台灣·未來藝境》將讓觀眾大飽眼福。

去年羅德島龍舟節,台灣特技團演員教廖朝宏處長等嘉賓玩特技。主辦方提供

高難度的特技表演。

波士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