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匡靈秀出版新作《冥界之旅》

年僅29歲的華裔作家匡靈秀(R. F. Kuang),因暢銷小說《黃臉》(Yellowface)而聲名大噪,如今其第六部作品《冥界之旅》(Katabasis)將於明天出版。同時,她也即將完成耶魯大學東亞語言與文學博士學位,展現出在學術與文學領域的雙線驚人成就。

出生於廣州、四歲隨父母移居美國達拉斯的匡靈秀,如今常駐波士頓。她憑藉對歷史、文化與身分議題的敏銳觸覺,已成為英美文壇最炙手可熱的青年作家之一。從19歲在北京的休學生活開始動筆,她的第一部小說《鴉片戰爭》(The Poppy War)便奠定她在奇幻文學的獨特聲音。不到30歲,她已出版五部作品,並橫跨奇幻、歷史、諷刺等多重類型。

學術與人生痛苦的投射

《冥界之旅》是一部融合奇幻與存在主題的小說,講述兩位劍橋大學研究生為獲取已故教授的推薦信,不惜前往地下世界尋回其靈魂的故事。這一設定,既帶有神話色彩,也隱喻學術環境中的壓力與絕望。

匡靈秀透露,創作靈感來自她攻讀博士初期的感受——「所有人都在說,讀博士就像身處地獄」,於是她順勢將這一比喻具象化為小說背景。但在持續書寫的過程中,她逐漸發現更深層的問題:「到底要經歷怎樣的痛苦,才會覺得地獄反而是更好的選擇?」

這本小說不僅探討學術焦慮,更觸及抑鬱、自殺、慢性疾病等嚴肅議題。小說中的角色默多克(Peter Murdoch)罹患克隆氏症,而這一設定來自她與丈夫的真實經歷——在博士第一學期,她的丈夫因長期未診斷出的慢性疾病而多次住院。

文學議題的轉向

2023年出版的《黃臉》讓匡靈秀一躍成為國際暢銷書作家。小說諷刺出版界的身分政治與文化挪用,講述一位白人作家竊取亞裔朋友手稿並假冒出版的故事。該書一經發表便登上《紐約時報》精裝小說榜第五名,引發廣泛爭議與討論。

然而,匡靈秀認為《黃臉》所引發的辯論在今日已「迅速過時」。「那本書嘲諷一種簡化的身份政治邏輯,即某個族裔能或不能書寫特定題材。但在2025年,這樣的討論空間已經被現實徹底抹去。」她指出,隨著美國政治環境的變化,聯邦政府甚至將多元、平等與包容計畫視為打擊對象,「在一個擁有獨裁者的國度,這些理論性的爭論顯得格外蒼白」。

相比之下,《冥界之旅》雖然回歸奇幻,卻更貼近她的私人生活與精神體驗,顯示她從社會批判轉向自我與人性的探索。對於「為何仍堅持學術研究」的疑問,她坦言:「現代學院制度有千瘡百孔,但我們必須繼續為大學應有的理想奮鬥,否則將一無所有。我關心我的學生,也希望成為一個好老師。」

不過,她也直言在特朗普第二任總統任期下,美國學術界遭遇前所未有的打擊,包括聘任凍結、學生簽證禁令,甚至移民局在街頭抓捕外籍學生。這些事件讓她深感恐懼,也更加堅定透過寫作來記錄與反思的決心。

思想實驗的盛宴

《冥界之旅》的一大特色是其魔法系統源自數理邏輯悖論。匡靈秀分享,她曾與丈夫及其哲學與數學界朋友舉辦「悖論派對」,邀請大家帶著邏輯悖論來設計可能成為咒語的原型。現場甚至準備白板,參與者進行圖解與展示。許多靈感最終成為小說中的魔法公式,讓這部作品在奇幻文學中別具一格。

她指出,悖論往往由「兩個看似合理的前提」導出「一個完全荒謬的結論」,這正好映照人生中「一連串自以為正確的選擇,卻將人帶入更糟境地」的隱喻。

雖然同時承擔博士研究與婚姻生活,匡靈秀卻保持著極高的創作產能。她形容寫作對她而言是「強迫症般的存在,就像呼吸一樣,不是可以選擇的事情」。為了專注,她幾乎停用所有社交媒體,甚至將電腦與手機限制功能,「現在我的日子變得長一倍,正好用來寫作和閱讀」。

回顧匡靈秀的成長軌跡,她的故事與作品本身一樣具有象徵意義。作為從中國廣州移民美國的孩子,她在不同文化之間遊走,形成獨特的跨文化視角。從《鴉片戰爭》三部曲對歷史與權力的書寫,到《黃臉》對出版業的自嘲與批判,再到《冥界之旅》對人生與痛苦的凝視,她的作品既個人化又具有普世意義。

在不到30歲的年紀裡,匡靈秀已獲三個學位、出版五部暢銷作品,並即將完成博士學位。對於同齡人而言,這樣的履歷堪稱「不可思議」。《冥界之旅》將於近期面世,這部作品以艾略特《荒原》為靈感,結合個人經歷與哲學思考,勢必再次掀起文學界的熱議。無論是奇幻的外殼,還是深沉的生命探問,都展現出這位年輕作家非凡的洞察力。本報記者李强波士頓報道

暢銷書作家匡靈秀。 檔案圖片

匡靈秀在書店為讀者簽名。

匡靈秀的新書《冥界之旅》封面。

波士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