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虛擬貨幣交投安全性引來質疑,其中虛擬資產交易平台JPEX涉嫌詐騙案至今近兩年,證監會中介機構部執行董事葉志衡今(17日)在電視節目上表示,案件一定會對市場有交代,又認為香港有完善的證券市場,針對數字資產交易也應有同一套標準、監管、規則。
葉志衡表示,根據公鏈數據,數字資產餘額約4萬億美金,對比2023年翻了一倍,當中包含不同種類,分別為佔90%以上的元生態虛擬資產,如比特幣,餘下為穩定幣,約1%是代幣化產品,而香港正推行穩定幣發行,因此目前仍未有很大的交易。不過他亦指,留意到近期穩定幣條例生效後,投資者反應熾熱,擔心詐騙的風險增加。

與金管局出聯合聲明以控制投資者情緒
至於證監會收到有關數字資產投訴個案,葉志衡指從今年1月至6月大約收到265宗投訴,和過去一、兩年持平,而投訴個案中只有少數和香港投資者和平台有關,
主要都是涉及境外投資者的境外投資,可能遇上詐騙,平台被入侵盜走資產、贏錢後平台不認帳,或是交易方被指洗黑錢,資金突然被凍結等,因為投訴無門,轉為到證監會「碰運氣」。在涉及網絡安全的個案當中,最大規模的一宗發生在今年,只需幾分鐘,15億美金便「消失」。
他又指,香港的投訴個案,主要涉及對服務和收費不滿意,且佔非常少數。他稱香港投資者在金融知識認知上全世界首屈一指,但對金融產品反應過快,形容是「too long didn’t read(太長不看)」。他提醒投資者不能掉以輕心,稱「當你覺得自己無懈可擊,可能就係最容易落入騙案圈套」。他表示,證監會早前和金管局發出聯合聲明,旨在控制投資者情緒,因部分投資者因有公司申請牌照、或打算申請,股價已經上升,希望投資者能理性評估。
針對虛擬資產發牌,葉志衡表示香港有完善的證券市場,稱「這理念為何不能套入數字資產?」認為兩者標準應維持一致,又指證監會透過現有發牌機制,已發牌超過40間持牌機構參與數字交易,當日後有虛擬資產的框架時,相信不需重新發牌,而是要順利過渡,香港有蓬勃的股票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