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勵行
感謝鋼琴王子陳雋鶱先生舉辦的音樂會《五線譜上的全運會》,這場演出讓我獲益良多。音樂家與運動員同台,巧妙結合不同風格的音樂與體育項目:乒乓球選手隨著強勁的節奏揮拍,橄欖球員在太太演奏二胡的《賽馬》旋律中衝鋒,擊劍選手在《職業特工隊》主題曲中交鋒。
更令我驚訝的是運動員們的成長故事。他們提到成為職業選手並非從小被刻意培養,而是源於兒時的「太好動」或偶然的機遇。有人因為放學後參加了興趣班,一路打球到成為香港代表;有人原本只是喜歡通山跑跳,後來被教練發掘,走上專業欖球道路。
在現代競爭激烈的社會中,許多父母熱衷於為孩子安排各種課程,希望他們「贏在起跑線」。然而,孩子們的行程表滿滿的,卻很少有時間自由玩耍,而自由的玩耍對於他們的認知、社交和情緒發展至關重要。運動員的成功往往始於純粹的興趣與快樂。當孩子能自由選擇活動時,他們更容易保持熱情,並在過程中培養專注力和創造力。相反,過早將興趣變成任務,可能會讓孩子失去內在動力。
另一個啟發是:運動與藝術並非對立,而是可以相互激發的。那些在舞台上既能精準擊劍又能隨音樂節奏調整步伐的運動員,展現的不僅是體能,更是對節奏和創意的理解。這說明孩子的發展不應被狹隘地分類為體育、音樂或學術,而是應該鼓勵多元探索。
與其強逼孩子每天練習某項有用的技能,不如給他們更多自由活動的機會。跑步、打球、跳舞……只要孩子喜歡,這些看似無目的的活動,反而可能成為未來某項專長的起點。或許,與其急著為孩子選擇一條「正確的路」,不如先讓他們盡情奔跑、跳躍、探索,因為人生最精彩的成就,往往始於最純粹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