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美國總統特朗普公開呼籲英特爾(Intel)執行長陳立武(Lip-Bu Tan)辭職之前,他與公司部分董事早已存在意見分歧。
《華爾街日報》報道,據知情人士透露,陳立武上任以來,便與部分董事會成員在多項核心議題上意見相左,特別是英特爾是否應保留製造業務或全面退出芯片製造。陳近期試圖籌資並收購一家人工智慧公司,但據悉遭董事會部分成員阻撓,進展停滯。
週四,這些內部矛盾因特朗普突如其來的言論而升溫。特朗普指控陳立武因與中國的商業關係「存在利益衝突」,並要求他立即辭職。
目前為止,英特爾仍表態支持陳立武。公司週四表示,公司、董事會與陳本人「堅定致力於促進美國的國家與經濟安全,並進行與總統『美國優先』政策一致的重要投資」。
英特爾另向《華爾街日報》發出聲明稱,董事會與經營團隊在公司策略上保持一致,並「定期且積極地進行深入討論與審議」。
英特爾曾長期是全球市值最高的半導體公司,但因未能及早掌握人工智慧的崛起,自去年初以來市值已腰斬。
今年3月英特爾宣布任命陳立武為執行長當天,股價曾一度上漲超過13%。陳過去曾是英特爾董事,也曾成功帶領軟體公司益華電腦(Cadence Design Systems)完成轉型,被寄予厚望。
然而蜜月期短暫。據悉,陳立武上任不久便與董事會主席葉瑞(Frank Yeary)就英特爾是否應繼續為自己及客戶生產芯片產生分歧。
英特爾的芯片代工部門去年約占總營收三分之一,然而近年來持續虧損。儘管如此,部分人士認為該部門對美國的半導體供應鏈具有戰略意義,不能輕言放棄。
葉瑞曾是投資銀行家,今年初擔任英特爾臨時執行董事長期間,曾提出讓公司全面退出芯片代工業務。他的計畫包括將該部門分拆,並尋求英偉達(Nvidia)、亞馬遜(Amazon)等企業入股。據稱,葉瑞甚至曾試圖促成將代工業務出售給台灣積體電路製造公司(TSMC),但最終未果。
與此相對,陳立武則主張英特爾的代工業務是公司成功的關鍵,並對維護美國半導體自主性至關重要。他認為若全盤仰賴台積電與三星等海外企業,將對美國國安構成風險。(儘管台積電與三星均承諾在美國建廠,但批評者指出,其研發重心仍在海外。)
最近,英特爾曾安排多家華爾街投資銀行,準備進行一項數十億美元的融資,計畫將資金投入芯片製造設施並強化財務結構,但據悉該計畫遭遇董事會內部阻力。
英特爾週四在聲明中表示,期待與政府「持續接觸與合作」。
陳立武面臨的另一項挑戰,是他的前任吉辛格(Pat Gelsinger)在離職前,已開始與副總統萬斯(JD Vance)建立關係。據知情人士透露,吉辛格在特朗普與萬斯於2024年大選勝出後離開公司,而早在選後三個月前,陳立武便因與吉辛格及董事會其他成員在公司經營理念上出現歧見而突然辭去董事職務。
一位前英特爾董事會成員認為,吉辛格與萬斯的關係原本有可能為英特爾開啟與白宮溝通的重要管道,有助於公司扭轉頹勢。本報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