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慈善、環保與創新的完美結合 BU段氏計算與數據科學中心成新地標

自2022年落成以來,波士頓大學(BU)段氏計算與數據科學中心不僅成為校園內最引人注目的新地標,也成為波士頓最大的零碳建築。近日BU制作的一支以該中心為主題的航拍視頻在國際影像大賽中榮獲「金獎」,再次將這座融合創新、可持續與教育使命的地標推向公眾視野。

這座19層、面積達34.5萬平方英尺的大樓,位於查爾斯河畔的波士頓大學中央校區,匯集數學與統計系、計算機科學系、計算與數據科學中心以及拉菲克·哈里里計算科學與工程研究所,容納超過3000名學生、教職員工。大樓的設計極具前瞻性:塔樓採用旋轉式懸臂結構,讓不同學術部門既擁有獨立的空間與身分,又能通過共享區域實現緊密合作。內部取消傳統的「角落辦公室」,取而代之的是開放式工作區和五層樓高的中庭,以自然光貫穿各樓層,並通過蜿蜒的樓梯連接教室、協作區和研究實驗室,營造跨學科交流的氛圍。

段永平:從商業巨擘到慈善家

這座宏偉建築的捐贈者,是美籍華人企業家、步步高集團創始人段永平。作為中國商業傳奇人物之一,段永平早年創辦小霸王學習機、步步高學習機,並在手機行業培育出如今中國市場佔據重要地位的OPPO和vivo。

然而,正當事業巔峰之際,段永平卻選擇在40歲時赴美定居,專注家庭、投資與慈善。他常說,這一決定源自對妻子的承諾。此後,他在美國過著低調的生活,卻頻頻在慈善領域展現出巨大的影響力。2005年,他與妻子劉昕成立家庭慈善基金,專注教育領域;2008年又在中國註冊成立心平公益基金,繼續推動教育資源的發展。

截至2024年初,段永平已向浙江大學捐款超過10億元,向中國人民大學的捐款也超過2億元。今年3月,他更向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捐贈價值1億元的證券,並以父親的名義向南昌工程學院捐款500萬美元。他的低調作風貫穿始終,正如波士頓大學在公布段氏中心的捐贈時,僅稱其「校友的父母」捐款,未公開姓名,這也與段永平一貫避免高調宣傳的行事風格完全一致。

段氏計算與數據科學中心不僅是建築奇跡,更是推動科研與教育發展的平台。段永平的捐贈不僅用於興建大樓,還為中心的傑出教員與博士生提供獎學金,並資助早期科研人員的研究計劃。這種支持對吸引全球頂尖學者、培育新一代科研力量意義重大。

該中心的資源同樣先進。除教學空間外,大樓內設有「數據科學學生活動中心」、BU Spark!創新與體驗學習中心、現代化的實驗室及17層的會議中心與露天平台。這些設施為學生與教師提供充分的跨學科合作機會,加速人工智能、數據分析、可持續發展等領域的研究。

航拍視頻獲獎展學術活力

為讓更多人了解這座「零碳地標」,波士頓大學計算與數據科學中心特別委托制作一支航拍視頻,由BU Productions與專業航拍工作室Above Summit聯合完成。這支視頻從多個角度展示大樓的建築特色與學術空間的活力,包括開放式的學習區域、充滿自然光的協作樓梯,以及科研人員在實驗室中的專注場景。

「我們希望創造一部身臨其境、充滿生命力的視頻,能夠真實呈現這座大樓所蘊含的創新精神與學術能量。」中心傳播主管莫琳·麥卡錫(Maureen McCarthy)表示。這部作品榮獲國際影像大獎「金獎」,也被視為對BU跨學科創新理念與團隊協作精神的肯定。拍攝期間,制作團隊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如何在一棟繁忙的學術大樓內飛行無人機而不打擾師生的日常活動。最終,BU團隊采取了頗具創意的解決方案:在拍攝前印制並分發超過1000張提示卡,提醒師生在拍攝過程中保持自然狀態,最大程度降低幹擾。

從商界巨擘到慈善捐贈者,段永平的故事無疑為段氏計算與數據科學中心賦予更深層的意義。這不僅是一座建築,而是教育、科研與慈善交匯的象征。正如BU官方所言,這座中心是創新設計、可持續理念與學術使命融合的典範,也將為波士頓乃至全球的學術界樹立榜樣。本報記者李強波士頓報道

造型獨特的BU段氏計算與數據科學中心大樓。

波士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