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甚麼需要書展?

今年香港書展展出文學家主題文創。(圖:書香港味)

(李夢)

  一年一度的香港書展在酷熱盛夏,如約而來。儘管北上消費熱度不減,香港零售和文旅行業深受影響,不過今年香港書展開幕後的人頭湧湧,不少展位和活動現場大排長龍,又讓身在出版文化行業的我們,見到了希望的微光。

  與德國法蘭克福書展、《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相比,香港書展雖然同為國際知名書展之一,在目標方向上卻與前二者極為不同。在法蘭克福和北京書展現場,多見業內人士交流版權合作等事項,而在香港書展,拖著行李箱來「掃貨」的一家大細、報名參與名作家講座的年輕情侶,或是從中國內地、台灣和新加坡等慕名而來的遊客,都是這場展會的主角。近年七天書展的入場人數總計動輒邁過一百萬人次,令到這一場展會絕不僅僅是業內人士探討合作的平台,而真正成為貼地、生動、與民同樂的閱讀文化盛會。

  今年是香港書展三十五周年。與時俱進,是展會不斷發展成長的動因所在。近年來,文創產品的開發與推廣,成為眾多城市熱議及關注的題目。在今年香港書展首度設立文創專區,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參展商,帶同別具地域特色的文創產品到港,與香港本地設計師和藝術家開發的文創同場展出。從Labubu的火爆到三星堆文創備受關注,文創愛好者對於特色、風格和稀缺性越發關注,對價格反而越發不敏感(一隻Labubu玩偶限量版,竟可以賣出數千元高價!),這無疑為文創從業者的創意和突破帶來機會和挑戰。

   在香港從事文創產品開發,是有意義的事情,也是需要膽量的事情。文學、繪畫、電影、音樂,IP資源取之不竭,都在等著設計師發揮並創想,等著Labubu後,下一個引領時潮的爆款。

Uncategoriz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