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
美國商務部17日認定中國進口石墨存在不公平補貼,決定對中國的陽極級石墨徵收93.5%的初步反傾銷稅。目前,全球電動車供應鏈已面臨中國對部分關鍵礦產和電池技術的出口管制,美國對石墨徵收反傾銷稅勢必加劇情況。
據美國商務部指出,上述決定影響2023年價值3.471億美元的進口品,反傾銷稅適用於含碳量90%以上、以合成或自然開採或兩者混合而成的石墨陽極材料。商務部5月20日同步對中國石墨陽極材料展開的反補貼調查,則對多數廠商初步開徵6.55%的反補貼稅,但湖州凱金新能源科技、上海韶盛針織將分別課徵高達712.03%、721.03%的反補貼稅。據彭博社報道,美國商務部在17日發布的確認反傾銷稅的初步裁定中表示,最終裁定應在12月5日之前宣布。代表美國石墨生產商的美國活性陽極材料生產商協會(AAAMP)警告,美國對石墨的新關稅將疊加在現有稅率的基礎上,使實際關稅達到160%。
報道指出,對石墨徵收反傾銷稅將加劇全球電動車供應鏈的緊張局勢,該供應鏈已經面臨中國對一些關鍵礦產和電池技術的出口管制。這也可能為依賴該材料製造電動車的汽車製造商帶來更高成本。
顧問公司CRU集團電池材料主管薩姆.阿德漢(Sam Adham)表示,這項關稅將對電池製造商造成打擊。他說,160%的關稅會讓車用電池的平均每千瓦時(kWh)成本增加7美元,相當於《降低通脹法案》中電池製造稅額補貼的1/5天。Adham直指,對韓國電池製造商而言,這基本抹殺了一或兩季的全部獲利。
特斯拉及其主要電池供應商日本Panasonic等企業曾積極游說反對新關稅,聲稱他們依賴中國石墨進口,因為美國國內產業發展尚未達到所需品質標準和供應量。
去年12月,美國活性陽極材料生產商協會向兩個聯邦機構提交了書面請求,要求商務部調查中國公司是否通過以低於公平市場價值的價格銷售電池級石墨,因此違反了反傾銷法。據悉,中國是全球石墨的主要生產國,供應了全球超過90%的陽極材料。根據諮詢公司Capstone LLC的資料,美國對中國石墨進口依賴程度很高,約59%的天然石墨與68%的人造石墨來自中國。
美企投資中國意願低
美中關稅戰不歇,美企投資中國意願亦創歷史新低。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商業諮詢服務副總裁蘇利文指,有超過一半受訪公司表示,今年沒有新的對華投資計劃。同時,有27%受訪企業打算將業務遷出中國市場,數量亦創歷史新高。但多數美企仍致力於長期深耕中國市場,同時幾乎所有美企都認為,如果沒有在中國業務,將難以保持全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