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律政司主辦的「香港法律服務——通往中國及世界的門戶」專題研討會,昨日(9日)於法國巴黎舉行。律政司司長林定國率領香港法律界代表團,向歐洲推廣香港作為國際法律服務樞紐的核心優勢,以及其在亞太區的爭議解決中心地位。香港大律師公會主席毛樂禮及副主席薛日華隨團出席,在兩場專題討論中強調香港司法體系獨立地運作,乃是香港商業及替代解決爭議服務成功的基石。
研討會獲約130名來自法國及歐洲各地的商界、法律界代表出席。毛樂禮主持其中一場專題討論,與多位來自香港及國際律師事務所和企業的高層代表,探討內地、香港與法國三地之間的商業與法律合作機遇。
香港匯聚全球頂尖法律專才 獨特地位無可比擬
毛樂禮指出,國家在科技創新領域的發展一日千里,不少法國企業洞悉當中龐大的市場發展潛力,而香港法律界在促進跨境投資、保障知識產權及解決商業爭議等方面,可以為各方提供法律服務。香港是國家唯一的普通法司法管轄區,中西文化交匯,匯聚全球頂尖法律專才,形成既深且廣的人才庫,獨特地位無可比擬。他引述數據指出,目前在香港律師會註冊的外地律師已逾1,500名,而香港大律師公會的成員背景亦同樣多元化。

毛樂禮闡釋香港司法機構的獨立運作,指香港法官任命,乃是依據主要由法官、大律師及律師代表組成、獨立運作的司法人員推薦委員會推薦,不受法律以外的因素左右。此外,絕大多數現任法官在獲委任前,在法律界執業經驗相當豐富。
另一場專題討論由薛日華主持,討論仲裁及解決爭議的替代方案。薛日華指出,香港在替代爭議解決領域的領先地位,絕非偶然。這有賴香港的健全法制、與國際標準接軌,以及司法機構一直支持仲裁且極少介入仲裁裁決,令香港成為亞太地區替代爭議解決中心的理想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