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協調查指DSE應屆考生壓力值創2020年以來新高 與經濟環境轉差有關

香港青年協會今日(10日)公布「升學規劃調查」結果,近五成三應屆考生表示放榜壓力達到7至10分的高水平,創2020年以來新高;另有五成七中五準考生同樣感到高壓;調查亦指,64.7%考生對升學前路感到「擔心」。青協指,考生壓力上升,與經濟環境轉差、就業市場收縮有關。另外,人工智能(AI)發展亦讓考生更關注AI相關學科。

52.9%考生壓力大  較去年急升逾一成

是次調查訪問了1456 名學生,包括490名應屆文憑試考生及966名中五準考生,發現52.9%應屆考生表示放榜壓力達到7至10分的高水平,較去年的41.7%急升逾一成,創2020年以來新高,亦打破近年壓力放緩的趨勢。另外,57.1%中五準考生同樣感受到高壓。

逾6成考生感「擔心」 5成感「迷惘」

調查顯示,64.7%考生對升學前路感到「擔心」,54.5%感到「迷惘」,同時仍有44.5%受訪者對未來「期待」,保持正面態度。

考生選科仍以興趣為主

調查指,48.2%應屆考生表示規劃升學及發展方向「十分困難」,為三年新高。他們選擇升學出路以「課程與個人興趣的配合」(75.9%)、「考獲成績」(73.9%)及「經濟環境與就業前景」為三大首要考慮因素(57.3%),情況與去年相若。然而,今年選擇「經濟環境與就業前景」的較去年多出近一成。

52.9%應屆考生表示放榜壓力達到7至10分的高水平,較去年的41.7%急升逾一成。資料圖片
52.9%應屆考生表示放榜壓力達到7至10分的高水平,較去年的41.7%急升逾一成。資料圖片

 

香港青年協會今日(10日)公布「升學規劃調查」結果。葉偉豪攝
香港青年協會今日(10日)公布「升學規劃調查」結果。葉偉豪攝

 

青年協會督導主任陳英杰表示,今年考生壓力逆轉上升,與經濟環境轉差、就業市場收縮有關。葉偉豪攝
青年協會督導主任陳英杰表示,今年考生壓力逆轉上升,與經濟環境轉差、就業市場收縮有關。葉偉豪攝

 

青協青年工作幹事張家瑜表示,有學生指DSE臨近期間「數不清第幾次邊溫書邊崩潰落淚」。葉偉豪攝
青協青年工作幹事張家瑜表示,有學生指DSE臨近期間「數不清第幾次邊溫書邊崩潰落淚」。葉偉豪攝

 

青協「DSE 27771112」由去年9月1日至今年7月9日共接獲8415宗求助個案。葉偉豪攝
青協「DSE 27771112」由去年9月1日至今年7月9日共接獲8415宗求助個案。葉偉豪攝

 

6成考生想入大學 近2成有意報讀AI相關課程

在490名應屆文憑試考生中,59%將大學學位視為升學目標。如未能於聯招獲派心儀科目,54.7%會考慮報讀自資副學位課程,39.6%選擇自資學士學位課程、25.9%選擇邊工作邊進修;有18.8%考慮海外升學及有14.3%考慮內地升學。

近年AI的發展亦影響學生選科的取態。91.4%受訪應屆考生有留意各大學院新增了不少 AI相關的跨學科課程,19.8%考慮報讀。

考生壓力增與經濟差有關

香港青年協會督導主任陳英杰表示,今年考生壓力逆轉上升,與經濟環境轉差、就業市場收縮有關,他指,上一次壓力值高峰是2020年,當時疫情剛開始,學生對社會發展感到不確定,而今次情況亦類似,學生不知經濟走向是會反彈或繼續變差,引致學生憂慮學科的就業前景,使規劃升學及發展方向較以往困難,出現擔心和迷惘情緒。

青協「DSE 27771112」由去年9月1日至今年7月9日共接獲8415宗求助個案,青協青年工作幹事張家瑜表示,有學生指DSE臨近期間「數不清第幾次邊溫書邊崩潰落淚」,長期感到焦慮與無力,考試結束後又因未放榜、改選迫近,加上親友關注與家長期望,壓力有增無減,直言「人生彷彿只剩下 DSE」。

記者 郭穎彤
 

即時港聞